范景刚:沉痛悼念人民作家曹征路先生

2021-12-30 5830 3
作者: 范景刚 来源: 乌有之乡

临1.jpg

  昨天晚上在人民教师群里看到了老田先生发布的曹征路老师逝世的消息。我感到十分悲伤,回忆跟曹征路老师的过往,决定写下一点文字,以为悼念,告慰先生。

  结识曹征路先生,是从读他的文学作品开始的。我大学毕业后很少关注文学了,因为流行的文学作品大多是讲述少数人的风花雪月或者是描述虚假盛世的花样官腔等等远离劳动人民真实命运的东西了。但是,偶尔看到《那儿》,讲述国企改革过程中工人群众的命运变迁和思想觉醒的故事,一下子吸引了我。并且,利用在乌有之乡工作的机会,组织了专场讨论。此后,知晓并结识了作者曹征路老师,开始关注他的一些作品。

  《那儿》被一些人称为“工人阶级的伤痕文学”,揭露了私有化改制将国有资产变成少数人的盛宴的过程同时也是蜕化变质的反动势力将人民共和国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推入社会底层沦为弱势群体承受资本剥削压榨的痛苦过程,私有化改制激发了工人阶级劳动人民的抵抗,正是在这个抵抗的斗争中,共产党的红色基因在激活和传承,工人群众在觉醒,他们重新认识思考,意识到先锋队变质了,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在“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他们过去跟着主流曾经否定过的历史预言成为了现实,他们开始理解伟大领袖的谆谆教导——“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那儿”,是《国际歌》“英特纳雄耐尔”的尾音“耐尔”的方言发声,表达了工人阶级劳动人民自身的命运仍在对共产主义的追求之中。至今,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争论仍然在进行中,今年司马南揭露联想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的事情引发的大讨论仍然值得关注,从工人阶级角度看待这个重大问题的声音,可以阅读曹征路先生的文学作品《那儿》。今天仍然健在的下岗工人年龄大约在六十至九十岁之间,社会公众舆论场上应该补上他们的声音。

  如果说《那儿》讲述的工人群众的自发抵抗斗争以失败结局换来了一部分人的觉醒而告终,曹征路先生后来讲述农民群众斗争的文学作品《豆选事件》则更进了一步。《豆选事件》发表后,我们曾在乌有之乡举办专场讨论,围绕作品与现实问题展开。《豆选事件》讲述了农民群众从一盘散沙状态下自身利益受到官权侵害之后由自发走向自觉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故事,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和社会主义时期的集体主义精神得到激活和发扬传承,农民群众在斗争中克服了一盘散沙的局面,团结起来改变了自己的精神意志,取得了斗争胜利,斗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预示了人民主体的形成和人民掌握自己命运的未来。

  这两部文学作品实际上讲述了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在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曲折时期的觉醒和斗争,是为中国开辟新时代的先声,是人民文学光荣传统的传承。基于此,我深深地敬佩曹征路先生,以为他是当代人民作家的优秀代表。他的《那儿》和《豆选事件》是跟《白毛女》和《金光大道》等一样伟大的人民文学的优秀作品。

查看余下4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