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求恩到雷锋,背后是一份不朽的传承

2023-03-08 1368 0
作者: 温伯陵 来源: 温伯陵公众号

  1

  任何事物经过长时间的灌输,总会让人产生“不过如此”的感觉。

  例如雷锋,我们都是听着“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长大,便习惯性的认为,雷锋不过如此,好人好事不过如此。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雷锋的背后是余新元,余新元的背后是白求恩,白求恩的背后是国际共运和教员,这是一份连绵如江河的不朽传承。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雷锋背后的故事。

  2

  1890年,白求恩出生在加拿大的一个名门家庭。

  他的祖上是英国人,在18世纪初移民到加拿大,参与创建了加拿大基督教长老会。此后经过数十年的沉淀,白求恩家族开始发达,他的祖父成为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的创始人,父亲继承祖业,在基督教长老会做了大牧师,此外还有个家族成员做过温哥华的市长。

  生在这样的家庭,白求恩从小便衣食无忧学业顺利,27岁获得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的博士学位。

  祖父创办了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白求恩又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要说这里面没有家族关系的因素,鬼都不信。

  但也就是从医学院毕业起,白求恩开始人生的第一个急转弯。

  那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在欧洲焦灼,加拿大做为英国的一部分,自然不可能置身事外,于是白求恩被征召为加拿大皇家海军的中尉军医,派到欧洲参加战争,直到1918年战争结束。

  可能是战争太惨烈了,白求恩做为军医,每天见到的都是残肢断臂,给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所以战争结束以后,白求恩的性情大变,从一个温文尔雅的名门公子,变成一个喜怒无常的粗人。

  据后来披露出来的资料,白求恩在1920年代放浪形骸,经常喝的不省人事,甚至有吸大麻、滥交的毛病。

  1924年,白求恩和弗兰西丝·坎贝尔·彭尼结婚,原本两人的感情很好,但白求恩酗酒、放荡、滥交的习惯,让妻子实在受不了,他们两次结婚两次离婚,最终分道扬镳。

  而且做为基督教长老会牧师的儿子,白求恩竟然对宗教和上帝产生了怀疑,他的心理活动也不难猜测:

  “但凡上帝能安定人世,宗教能抚慰人心,欧洲也不至于厮杀的如此惨烈。”

  于是呢,白求恩的肉体颓废,精神上也出现真空。

  不过,白求恩的医术,却随着年纪增长而逐渐精湛。

  1928年,39岁的白求恩还是麦吉尔大学维多利亚医院的胸外科医生,5年后便成为卡特威尔市圣心医院的胸外科主任,并当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理事,再过2年,白求恩都有资格参加国际生理学大会了。

  那一届国际生理学大会在莫斯科举办,白求恩便去莫斯科开会。

  正是在莫斯科,白求恩见到了清廉勤奋的苏共干部、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制度、精神解放的苏联工人、以及蒸蒸日上的工业化建设。

查看余下8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