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村是如何面对大旱情的:用喷灌!
那一年,一场罕见的干旱降临中国的中原与北方。
看着地图,俯视大地,发现中国的中原与北方,竟然大规模笼罩在旱魔的控制之下。
于是,就在网上开始搜寻受灾的相关信息。昨晚上,就想看看河南中部的而且在网上争议很多的南街村,心想也许会在南街村网站看到关于南街村的旱情和受灾的情况。可是,一看没有这方面的信息,最新的信息也都是关于春节的活动与事宜。于是,我就在留言栏留言,希望网站提供关于南街村在这次特大旱灾中的受灾情况和南街村人民如何克服困难战胜灾害的情况。
情况了解不到,也总放不下心,下午,再次打开南街村网站,还是如常。于是在网站上找了一个电话,就开始打电话询问。
第一次拨打南街村的电话,哈哈一打就通,还有革命歌曲的音乐,随后进入语音系统,“红色南街村”亲切而温暖。对方是为先生,也许称同志更为合适,一口浓浓的河南话,这不妨碍我的听觉,我能听懂。我先介绍了我,意图就是关心和询问南街村的旱情。对方说,旱是旱,可没什么事。那位同志告诉我,他是搞销售的,具体他说不清楚。问到南街村附近的乡村,他说还是说,不太清楚。他说,要不我给你找个电话,再问问?我自然说好了。他就告诉我另外两个电话,我问电话号是哪个单位或机构呢?他说是党委会的。
我挺高兴,又开始拨电话,还是一打就通,这回电话音乐是“大海航行靠舵手”,这音乐真是久违了。很快有位同志接电话,听声音要比刚才那位同志年龄大一些,口音普通话的成分也多了许多。
我说了打电话的意图。
他就告诉我,南街村的麦苗长得蛮好。
我问没有灾情?
他告诉我春节前已经浇了两次地了,麦苗都绿油油的。
我就问,这浇地用什么方式?
他回答是“喷灌”。
我问那南街村附近的乡村呢?
他说,那要看他们有没有挖“机井”?有没有“通电系统”?
家庭怎么能按得了这个?
我听懂了,也不便再问了,随后我谢谢他的解答,他谢谢我对南街村的关心。
为什么说,我听懂了呢?
这“喷灌系统”家庭承包种地是投资不了的,只有相当财力的集体经济村队和农场系统才能做得到。
想起十年前,有一段时间就在南街村附近的平顶山地区搞烟叶计量收购系统和食盐计量包装系统。平顶山三宝,黑的(煤矿)、白的(盐矿)、黄的(烟叶),而好的烟叶种植基地也开始启动安装“喷灌系统”。我们在受灾图片上看到的是,只是从“机井”抽水灌溉,而且要拉长长的送水软管。那个“喷灌系统”需要使用时,推上电闸就行。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