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是怎样看待生死的?这才是他跟一般人最大的不同之一!
自古以来,中国的人们对生死这个问题就看得很重,似乎死是一条蛇,根本不敢触碰,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里。
不久前我看到一部动画片《大耳朵图图》的片段,图图问健康哥哥:“人也会死吗?人不会永远活下去吗?”另一个小朋友就说:“有一种药能让人长生不死,嫦娥吃过。”健康哥哥纠正道:“世界上,没有一种药能让人长生不死。”听到这话,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都伤心地哭了起来,害怕自己的爸爸妈妈突然有一天就消失了。
我们不必觉得动画片就很幼稚,动画片也是由成年人策划出来,拍给小孩子看的,希望这些片子能好好的引导孩子。而往往现实中的人们跟这些小朋友一样,当身边最亲的人突然去世时,自己也会嚎啕大哭。对于生死这个问题,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避讳谈的,越是避讳这种事,猛然碰到时就越是不知所措,就不懂得如何回顾这一代人存在的意义。
在今天中国的很多地方,对于去世的人,各地基本都有这样一种风俗,给死去的人开祭奠大会,在灵堂上先是锁呐一吹,紧接着各种乐器交织敲打起来,丧事主持人经过广播向四面八方宣告这个人的死亡。灵前常聚集着一群妇女,眼泪汪汪哭得哀伤的样子,嘴里哇哇有词的念叨逝者生前对她的各种好。而常常谈到的这些好处,有的是生前给了她一碗饭吃,又或者是在哪里让她坐了一回车,等等此类。
我们看一看中国的古人是怎样看待生死这个问题的。在王羲之那里:“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在李白那里,“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在苏轼那里,“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这些名人有的想起死亡感到很悲伤,有的觉得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天地万物只是一个寄宿的地方。
而毛.主.席谈到自己的身后事时,对身边的护士长吴旭君说:“我死了,要开个庆祝会,你要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最好能穿上鲜艳的、红颜色或者是花颜色的衣服,要兴高采烈的、满面春风的去参加这个庆祝会。然后呢,你就大大方方地上台去讲话”。
他继续告诉吴旭君要这样讲:“同志们,今天我们开个庆祝大会,这是个庆祝胜利的大会。毛.泽.东死了,我们大家来庆祝辩证法的胜利”。
毛.主.席还真就这样的奇怪!中国人很避讳谈及的问题,他却是这样地淡定看待!从古至今,很少有人把死亡看得这样寻常,尤其是这样睥睨世间的伟大人物。历朝历代的君主为了将生前的一切带入冥间,无不大兴陵寝。秦始皇修了一座规模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墓,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直接在山脉中开凿,明太祖的墓周长达到当时南京城墙的2/3......这些功盖千秋的皇帝无一不想“长生”,然而,最终也难免化作棺椁中的一堆泥土。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