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刊文:从红色文化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学思践悟】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造、凝聚的精神文化结晶,既体现在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风貌品格等精神层面,也熔铸于制度机制、遗迹遗存、文化艺术等具体形态之中。红色文化是我们党百余年奋斗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需要更好发挥红色文化的作用,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丰富内涵,推动其创新发展,使红色基因薪火相传,让红色文化激扬出文化自信的强大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发展的红色文化,本身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浸润于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中华文明,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耦合性。红色文化传承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内涵,深深烙印在红色文化的血脉之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舍生取义”的爱国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等,承载着中华文明独特品质和鲜明价值,也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价值内核,并在实践中不断传承与发展。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不同时期形成的红色文化资源与其时代使命紧密联系。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红色文化的形成、发展内含于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和扎根实际的伟大品质,造就了红色文化守正创新、与时俱进、面向未来的强大张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无数仁人志士为之顽强拼搏、勠力同心、抛头颅洒热血,才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红色文化中我们能够真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历史答案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