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维先:关于苏联解体的六大问题

2021-12-11 3652 2
作者: 马维先 来源: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摘要]苏联解体近30年,但导致苏联解体的一些重大问题至今仍迷雾重重。本文根据当事人回忆录和报刊档案资料披露的新的事实和证据,对戈尔巴乔夫上台是否受到西方“支持”、美苏首脑两次会晤与苏联解体的关系、鲁斯特事件与华约解散的关系、戈尔巴乔夫为何避谈卡廷事件、“8·19事件”的真相与别洛韦日协议签署的背景等六大扑朔迷离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论。

  [关键词]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别洛韦日协议;“8·19事件”

  作者简介:马维先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文章来源: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2021年第10期。

  苏联解体至今已过去30年。虽然俄罗斯国内外研究人员就苏联解体撰写的文章和专著很多,但导致苏联解体的某些重大事件——从戈尔巴乔夫“顺利”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苏美元首两次会晤的“交易”到“8·19事件”的突发和别洛韦日协议的签署等——依然扑朔迷离。本文根据近些年俄罗斯报刊和书籍披露的资料,对有关苏联解体的六个问题进行了新的分析和评论。

  一、谁“任命”了戈尔巴乔夫?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在苏联当时的情况下,年富力强的戈尔巴乔夫出任总书记可谓“众望所归”,因此,鲜有人研究戈尔巴乔夫胜出的西方背景。近些年,当事人的回忆录及报刊披露的大量材料证明,戈尔巴乔夫能顺利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西方的支持和“工作”功不可没。

  在这方面,首推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Margaret Hilda Thatcher)。她第一个发现戈尔巴乔夫是“可以打交道的人”。自1984年戈尔巴乔夫率团访问英国开始,撒切尔夫人便着手做他的“工作”,并为此动员了几乎整个英国情报机构。她从戈尔巴乔夫身上看到了其他人没有发现的特质:关注个人声望,迷恋抽象的“全人类价值观”,易受阿谀奉迎的影响。撒切尔夫人在与戈尔巴乔夫会谈时,可以心平气和地解决所有她想要解决的问题,而戈尔巴乔夫则总是败在她手下。

  戈尔巴乔夫为了得到西方支持,甚至不惜牺牲苏联国家安全利益。1984年12月在伦敦访问时,戈尔巴乔夫向撒切尔夫人出示带有密级标识且标出了苏联导弹对英国打击目标的苏军地图,并保证“这一切应当结束,而且应当尽快结束”,暗示他当政后将对自己的国家采取重大“破坏性”行动。撒切尔夫人对此惊喜交加。有评论认为,伦敦先于莫斯科批准了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撒切尔夫人也曾直言不讳:“是我们让戈尔巴乔夫成为总书记

查看余下9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