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鲁交通线80年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

2021-09-17
作者: 樊振 来源: 红歌会网

  党的交通,是党在革命战争时期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同敌人进行斗争的手段。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党中央就指出,党的交通的重要,“等于人身上的血脉,血脉之留滞影响于人的生死。”自党诞生以来,直到1949年夺取全国政权的28年中,“党依靠它来联系分散在各个地方的革命细胞,也依靠它来与广大群众密切联系着。”苏鲁交通线是我党领导的华中、华南抗日根据地连接华北、陕北延安的秘密通道中的一段,是八路军、新四军后勤补给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护送党的军政干部和军需物资安全往返于红区与白区之间提供了坚强保障。苏鲁交通线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交通人员,是先烈们、党政军民学用鲜血和汗水写成的。民族战争的严峻考验、人民解放战争的锤炼,在苏鲁交通线上形成一种精神,时至今日,依然绽放光芒。激励新时代广大干部担当、作为,不负使命。

  一、苏鲁交通线的发展历程

  (一)抗日战争时期,临危受命,屡建奇功。1938年5月徐州沦陷后,华中与华北以及延安之间的陆上联系中断,只能通过不便隐蔽的海上交通往来。因此,淮海区党委与山东分局鲁南地区党委共同商定,开辟江苏、山东之间的秘密交通线——苏鲁交通线,以保障华中与华北、苏北与鲁南、华中局(盐城)与党中央(延安)、新四军与八路军的联系。这条交通线穿越江苏东海和山东海陵两县(以陇海铁路为界,北属山东、南为江苏),“是华中局通向延安,向党中央毛主席通信送报告的第一个交通要道,是新四军与八路军两大军联络的军事要道,是党中央派来华中干部与送来华中文件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中共七大代表奔赴延安的主要通道之一。其枢纽,为日伪控制的陇海铁路张谷桥南北两侧,路北的白石岭、彭宅,路南的后张谷,均设有秘密交通站。陇南区委书记周朝瓛、刘湾站长刘剑为刘少奇带路,鲁庄站长李清云多次化装传送情报、为新四军八路军之间转运物资,女交通员张士敬、刘庭兰,敌占区党支部书记刘传钵、“抗日铁匠”李洪玉,小篓站长王品三、小新庄站孙干庭,是众多交通员中的一员,交通工作的口号是“党活动到哪里,我们就畅通到哪里。”他们日夜穿行在敌人的空隙中,踏着看不见的羊肠小道,出生入死,坚持交通。

  据当时的中共陇南区委书记周朝瓛回忆:“从1939年到1942年秋为止,凡是从延安到华中的或从华中到延安的干部,都是从这条线通过的。1942年春刘少奇同志(那时化名胡服)去延安,也是经过这条交通线,并由我亲自送过路北。……护送过的人员又何止千万!”经苏鲁交通线护送、安全通过的“刘少奇同志受毛泽东同志委托,指导山东建立统一的政治军事领导中心,调整策略方针和各方面政策,使山东抗日根据地迎来大发展局面。”陈毅、罗荣桓、谷牧、方毅、费孝通、张震、沈其震、……,通过交通线的数十位中共大代表,无一伤亡。仅1942年冬,就传递文件上万件,没有丢失。护送干部上千名,全部安全到达。

  日本宣布投降后,我县区武装配合地方主力,迅速向敌伪区出击、向铁路线上进军,把所有残存的顽伪政权武装予以打击、消灭和肃清。苏鲁解放区,连成一体。

  (二)解放战争时期,再担重任,不辱使命。解放战争时期,苏鲁交通线上的斗争更加尖锐残酷。1947年2月,发生“安峰山事件”,苏皖边区北撤鲁南的干部、民兵及家属经过安峰山,遭国民党整编二十八师及地方反动武装包围合击,遭受严重损失,牺牲400余人。5月上旬,潼北工委书记李铁民率领工委在陇海路北的干部民兵等,由苏鲁交通线南返进军安峰山,取得大捷。反动派在苏鲁交通线上的占领区不断缩小。

  东海党政军民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决定的方针、任务和指示及上级党委、军委具体布署。完成土地改革,抓紧武装建设,武装配合地区主力,协同野战军向敌伪区出击,向铁路进军。拔除集镇、公路据点,消灭伪顽军,将未被消灭的残余敌顽伪军以及当地反动地主、汉奸、坏蛋、土顽军,全部赶跑到徐州、新浦、海州国民党军占领区。对新浦、海州、连云港,加紧开展城市工作。在铁路沿线的交通点线,重新布署地下情报工作人员,并及时加强和扩大武装交通队。我县区政府及武装机动灵活,跳动于铁路南北,及时打击消灭敌伪,确保苏鲁交通。

  1948年11月7日,东海县全境解放。迅速恢复交通,东海独立团于1949年1月5日从海州开赴前线,支前民兵团随大军南下打过长江解放南京,第二批南下干部随大军到浙江支援新解放区,为夺取全国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三)新时期新时代,红色血脉,赓续传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海县曾有组织的发掘整理苏鲁交通线的历史,江苏、山东两省汇编了相关史料。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前夕,尘封30年的红色档案和苏鲁交通线旧址,引起重视。2020年9月3日,《新华日报》刊发《铭记不屈抗争镌刻伟大胜利——一图纵览江苏抗战地标》专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苏鲁交通线白石岭交通站名列其中。2021年6月3日,江苏省民政厅、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省文化和旅游厅、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发布江苏首批100个红色地名。苏鲁交通线旧址(白石岭交通站)、苏鲁交通线经过地(安峰山)两处入选。省级红色地名,东海县共入选两个,均与苏鲁交通线有密切关系。

  为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传播红色精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共东海县委将闲置的原东海革命历史纪念馆改造为苏鲁交通线纪念馆。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董旭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安排工作。在多年深入挖掘、研究的基础上,一个临时组成的共产党员团队,仅用两个月就高质量完成布馆工作。6月30日,占地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投资400余万元的苏鲁交通线革命历史陈列展正式开放。东海县四套班子成员参加开展仪式。7月1日,东海县举行百名新入党的党员代表,百名村党组织书记、乡镇党员及受县委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入党宣誓暨重温入党誓词仪式,集体观展。

  二、苏鲁交通线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积累的基本经验

  党的“八七”会议决定:“在党内建立全国性的交通网,无论是‘白区’还是‘苏区’,哪里有党组织,党内交通就到哪里去。”交通工作与整个战局和革命工作息息相关。苏鲁交通线自1938年形成,1941年5月正式建立,至1948年11月7日东海解放,存续十年。在敌人严密封锁的陇海铁路两侧,十年无一事故、十年无一损失,为中国革命和解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锤炼,在酝酿、成立、发展过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领导体制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积累和形成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一)依靠党的领导,依靠人民群众,是完成任务的保证。苏鲁交通线自初步形成起,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正式命名后,相关工作,因行政区划、保密需要以及当时的复杂情况等原因,分属山东滨海地委、滨海区党委,苏皖边区党委、淮海区党委,中共中央华中局、中共山东分局、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中第六地区专员公署、淮海六分局、海陵县委、东海县委、潼阳县委等领导。在斗争发展的各个时期,各级党组织始终把交通工作视为自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派政治可靠,不怕艰苦,勇于牺牲,忠心耿耿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共产党员担任交通工作。在紧要关头或有紧急任务时,党组织负责人亲自交代任务和工作方法,要求“人在文件在”“与文件共存亡”,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他们。由于党对交通工作的重视和正确领导,广大交通人员共产主义信念坚定、革命斗志高昂,交通队伍逐步发展壮大。2021年,东海县委在短时间内建成苏鲁交通线纪念馆并对外开放,这与党组织的领导和布馆党员的无私奉献是密不可分的。

  (二)战邮、交通、发行工作合并,实现党的“一元化”领导。在中共山东分局和省战工会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从苏鲁交通革命斗争实际需要出发,报社发行部门和党的交通部门合并到战时邮局,由战时邮局统一管理。实现党的一元化领导,精简机构,节约人力、物力支援战争。成为全国解放区战时交通邮政工作的创举。

  (三)开展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交通人员不畏牺牲,出色完成任务。战时交通产生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东海境内敌伪土顽夹击抗日军民,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蚕食”“三光政策”,敌碉堡林立,严密封锁苏鲁交通线必经的陇海铁路沿线,给党的交通工作造成极大困难,但交通人员怀着对党的事业的赤胆忠心,不怕流血牺牲,冲破敌人层层封锁,采取各种斗争形式,机智勇敢地完成通信和护送任务。东海邮局副局长黄来,交通员褚贯堂、李玉林,东海武交队指导员钟殿文、队长褚焕堂等为党的交通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海陵县邮局局长陈历(烈士)化装成乞丐为毛主席送信,在苏鲁交通战线上九年如一日,积劳成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事地下情报工作的戴青云、周风竹被伪政权活埋,周朝铣与其四爷周风竹一同被捕遇害,东海县政府交通员吴廷华被敌伪以割电话线罪名残杀、心脏被扒,周朝访与吴廷华同时被捕遇害、五脏被扒。他们没有出卖同志,没有出卖组织,宁死不屈。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为苏鲁交通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永垂青史。

  (四)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是完成交通任务的重要基础。苏鲁交通线上的交通员与群众的关系如鱼和水,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群众,战争年代尤其如此。敌人“扫荡”“封锁”,交通人员受阻,群众就冒着生命危险掩护,有的为了掩护交通人员,自己的亲人惨遭敌人杀害。交通人员一时不能通过敌占区,群众就自愿供给食宿,或者作向导,护送交通员通过敌占区。一些群众还主动报告敌情,保护苏鲁交通线。没有群众的配合和支持,要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是不可能的。

  苏鲁交通的伟大胜利,进一步证明了党的领导是我们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根本保障。苏鲁交通线精神,可以概括为: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品质;

  恪尽职守,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

  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

  严守纪律、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

  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就是要让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缅怀先辈们的功绩,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赓续红色基因,扛起红色旗帜,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