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苏共亡党亡国30年祭
今年,是前苏联解体和苏共败亡30周年。近日网上开始出现一些分析苏共亡党亡国原因的文章。有的文章认为,苏联的体制僵化,不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是苏联解体和苏共败亡的主要原因;有的认为,是由于苏联长期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的经济;也有的认为,是西方对苏联长期进行的渗透与颠覆,导致了苏共的亡党亡国;还有的认为,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实行了错误的改革路线,致使苏联内部的矛盾彻底激化,加速了苏共的败亡;也有一些人认为,长期以来,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发展极不均衡,民族矛盾日积月累,这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觉得,上面这些看法都有道理,但不是苏共亡党亡国最主要的原因。我认为,苏联共产党这个有着将近百年历史的老党,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执政并曾经取得过辉煌成就的政党,拥有将近两千万党员、党员占全国人口比例7%(比中共比例还高)的大党,竟然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最根本的原因是苏共的腐化变质,严重脱离了人民群众,最后被苏联人民所抛弃。
下面,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
第一,经济发展缓慢不是苏共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
不少人把苏共的败亡的根本原因归结于经济发展缓慢,这是不对的。我们承认,经济发展缓慢,不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确实是苏共败亡和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在勃列日涅夫时期,1965年至1981年期间,苏联国民经济固定生产基金增长2.42倍,高于同期美国的发展速度,社会生产总值增长1.46倍。1965年苏联的国民收入仅相当于美国的62%,到1975年提高到相当于美国的67%,增长1.44倍。而同期的工业产值比则从65%提高到80%,增长1.77倍。农业平均产值“十五”计划期间比“七五”计划期间增长50%。
正是在这段时期里,苏联的经济实力翻了一番,有20余种重要产品产量位居世界之首,苏美之间在经济实力上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这段时期,苏联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提高。1965年,苏联国家职工月平均工资为96.5卢布,1981年则提高到172.7卢布;1965年苏联集体农庄庄员月平均劳动报酬为51.3卢布,1981年提高到120.6卢布。此外,苏联人均居住面积由1965年的10平方米,提高到1981年的13平方米。
后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苏联与美国争霸,长期进行军备竞赛,把85%以上的工业投资用于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畸形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发展很快,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和农业等却发展缓慢,严重拖累了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