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英雄儿女》是如何诞生的呢?

2021-12-02
作者: 陈志武 来源: bilibili

  巴金小说《团圆》封面和电影《英雄儿女》剧照

  30多年来,影片《英雄儿女》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一影片是如何诞生的呢?

  慷慨赴朝深受感动

  1952年3月初,以巴金为组长的全国文联组织的赴朝创作组踏上了朝鲜土地。

  在朝鲜战场上,巴金同创作组人员被许多英雄事迹感动着,但给巴金的心灵震撼最巨的莫过于志愿军某团六连了,他在这个部队生活了两个多月。

  1952年10月,六连在开城保卫战中担任坚守“六七高地战斗”的任务。副指导员赵先友在指导员负伤后,挺身而出指挥全连坚守阵地。在美军的飞机、重型坦克的掩护下,韩军冲上了六连阵地,六连的战士们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最后只剩下赵先友和通讯员刘顺武两人了。面对疯狂的敌人,赵先友沉着镇定地一边射击,一边用步话机向团长张振川报告:敌人已冲上我军阵地,请求炮兵直接向六连阵地轰击。最后他大声喊道:“团长,敌人上来啦,向我开炮!向我开炮!”结果。阵地被夺回来了,但赵先友和刘顺武却壮烈牺牲了。

  巴金回国后,创作中长篇小说的构想逐渐在心中形成。但他对夫人说:“要写较好的作品。还需要两三年时间。”“像样的作品还有待于将来。”

  小说《团圆》改编电影

  1961年,应《上海文学》杂志社约稿,正在杭州休养的巴金经过了几年的酝酿,终于写出了中篇小说《团圆》。

  小说发表后,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夏衍读了《团圆》后,就责成长春电影制片厂将它改编成电影。

  长影厂将改编的重任交给了著名导演武兆堤。武兆堤与其抗大时期的同学、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傅钟将军秘书的毛烽,开始了将小说《团圆》改编成电影剧本的工作。

  经过反复推敲,他们决定将人物感情戏作为整个剧本的灵魂。在小说《团圆》中,巴金对王成的描述不多。毛烽和武兆堤决意对王成这个人物进行再创造,为王成增设了情节和对话。开始着手对小说《团圆》的改编前,导演武兆堤和编剧毛烽便来上海拜见巴金(据有关报道,巴金曾向导演武兆堤和编剧毛烽介绍了他在朝鲜采访过的志愿军英雄的事迹),他们很快就对未来的影片达成了一致共识。毛烽和武兆堤在编导电影《英雄儿女》时,根据巴金小说《团圆》中“王成勇敢地在山头牺牲了”的原型,突出了原著中“王成”的本来面目,参照了小说中赵连长、通讯员小刘的英雄事迹,集中了众多志愿军英雄们的事迹,塑造了影片中“王成”的高大形象。“王成”的英雄形象就在他的笔下站起来了。20多天后,《英雄儿女》的电影剧本终于诞生了。 电影剧本初稿写成后,巴金非常满意。

  谢晋协助找到王芳

  ①1952年,巴金在朝鲜②电影《英雄儿女》导演武兆堤和编剧毛烽

  紧接着,导演武兆堤为物色演员四处奔波,但始终没找到“王芳”的合适人选。这时,导演谢晋带来了一个喜讯。原来谢晋在北京电影学院大门处,突然看见一位手提东西的姑娘迎面走来,谢晋与她打了一个照面,觉得她很像武兆堤和毛烽要找的“王芳”。谢晋马上赶到毛烽的住处,对着正在研究剧本的武兆堤和毛烽兴奋地说:“王芳找到了!”毛烽和武兆堤听了二话不说,就跟着谢晋往电影学院跑去。因谢晋连姑娘的名字也没来得及问,他们只得挨个屋找“王芳”。

  当他们走进一间女生宿舍时,毛烽和武兆堤猛地眼睛一亮,谢晋也看清了这就是刚才在学院大门见到的那位姑娘。经询问,姑娘名叫刘尚娴,上海人,刚从电影学院毕业。三人向刘尚娴说明来意后。刘尚娴也欣喜不已。

  1964年,电影《英雄儿女》在全国放映,取得了巨大成功。

  导演:武文彬

  主演:田方 刘世龙

  上映日期:1964年

  根据巴金小说《团圆》改编。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某部师政委王文清到前线视察,在战场上遇到了老战友王复标之子王成。王成告诉王文清自己的妹妹王芳也在军中。后来在一次战役中,王成英勇牺牲,全军开展了学王成的运动。

  文工团员王芳承担了宣传英雄唱英雄的任务,《英雄赞歌》鼓舞了前线将士的志气。王文清见到王芳,认出她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亲生女儿,为了不影响王芳,王文清克制感情,没有马上认女儿,而是鼓励她向哥哥学习。

  一次,王芳随文工团在阵地上演唱时,遭敌人袭击,为掩护炊事员,王芳负伤,被送回祖国疗养。后来,王复标随慰问团来到朝鲜慰问,这时王芳也已伤愈回到部队。她与王文清相会,王复标向王芳讲述了十八年前的往事,王芳才知王文清是自己的生父,她很激动。

  王文清勉励女儿做一个革命的接班人,这时父女终于团圆。

  来自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