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蕉:以大历史观破解“医者难自医”谜题

2022-07-05
作者: 李蕉 来源: 中国历史研究院公众号

  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不仅铸就了一部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史,也谱写了一部激浊扬清的自我革命史。党以伟大的历史实践破解了所谓“医者难自医”的谜题。

  “革命”兼具“革故”与“鼎新”之义。当它与“自我”连缀为“自我革命”时,就难免有“医者难自医”之慨。因此,当我们读到“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这一重大论断时,便不禁会问:在浩浩汤汤的百年进程中,党以什么标准来审视乃至抉择对自己的革故鼎新,又何以能够坚持自我革命而永葆先进纯洁?

  不懈的“自我革命”

  所谓“自我革命”,通俗地说就是“自己革自己的命”。领导、发动一场刀刃向外的革命已然是艰难困苦,开展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更是艰险非常。

  首先,自我革命难在“知”。坚持真理的前提是认识和掌握真理,修正错误的前提是抓住问题本质和错误根源。对于一个政党而言,知错、改过的过程,实际上是使全党统一思想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殊为不易。党史上的八七会议、古田会议、遵义会议以及延安整风,过程之艰辛,历历在册。即便相对顺畅的延安整风,过程依然波折。为了建立一个坚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毛泽东自1940年起便不断推动党内教育,亲自主持编撰《六大以来》等重要文件,结集出版土地革命时期撰写的农村调查报告,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学风党风文风》《反对党八股》等重要报告。依托持续的党内教育以及深入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我们党才逐步冲破教条主义的思想枷锁,最终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新路径。可见,自我革命之难,既难在态度之坚定,也难在定式之破除,“实事求是”来源于历史的种种教训。

  其次,自我革命难在“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伟大目标,邓小平提出,不仅要坚持党的领导,还要改善党的领导、改进党的作风。在这里,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交织在一起,对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了严峻考验。而在社会层面,一方面,改革攻坚的复杂性、长期性要求人们保持清醒头脑和谨慎态度;另一方面,人们又难以接受行动上的迟缓、延滞或者踟蹰不前。因此,自我革命一旦启动,便同步开启了与社会期待的赛跑,必须控制好时机与节奏,制定正确的路线与方略,擘画切实的时间表与路线图,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最后,自我革命难在“大”。如今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是拥有九千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党的规模之大,也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就要有大党的风范、大党的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作出了多方面努力,反腐力度之大、持续之久、影响之深,国内外有目共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实行“军令状”式责任制,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球性疫情面前,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按下“暂停键”,实施规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党不唯GDP论英雄,着力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全面深化改革……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些“壮士断腕”与“刮骨疗毒”不仅彰显了一个大党的胆识,更折射出一个百岁之党的历史定力,而其背后,则是对“大”的把控,时时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与政治勇气。

  自我革命,是志坚者的迎难而上。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不仅铸就了一部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史,也谱写了一部激浊扬清的自我革命史。党以伟大的历史实践破解了所谓“医者难自医”的谜题。

  大历史观提供智慧支撑

  那么,中国共产党何以“无惧”?因为,在从历史到未来的时间长轴上,党一直秉持大历史观,这赋予了党审视自我革命的特殊视角。何为“大历史观”?惯常的解释是“着眼于中国历史的长时段,定位于世界历史的宽视野”。大历史观不仅是“看到”,更是一种“抉择”, 它是在审时度势之后辨明主次、舍小取大、舍生取义。

  其一,不短视。多久才可算“长期”?五年、十年还是一百年?时间的刻度不足以衡量历史哲学意义的“长短”。从本质上讲,大历史观的“长期”不是指具体的时段,而是事物发展的周期,是由诸多事物发展的小周期所组成的历史演进的大周期。坚持大历史观,就是要超越眼前的变化看到事物中那些不变的本质,把握历史规律。当年毛泽东提出“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以“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方案,就是跳出了“人亡政息”的小周期视角,看到了历史规律中的“不变”,并通过构建新型的党群关系赢得更重要的大周期。不短视,是前瞻,更是取舍。它让我们发现事物真正的价值,而那些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价值,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奋进的持久动力。

  其二,不偏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我们在工作中常常会犯的错误,它在短期中、在局部中更容易被标识为“成功”,但从大历史观的视角来看,它是否“成功”要由大局来定义。在百年奋斗中,我们党始终强调正确把握全局与局部、战略与策略的关系,强调“十根手指弹钢琴”、全国上下一盘棋,这使我们能够避免因一隅之得而致全局之失,在统筹大局中实现各得其所。因此,不偏视,是视野,更是格局。我们所熟悉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便集中体现了这一系统性的战略思维,它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并创造出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其三,不浅视。越是复杂、长期、系统的工程,越需要通过一系列可观测的量化指标来把握发展阶段。但在大历史观的视野中,定量指标只是衡量手段之一,不能用之替代价值和意义本身。因此,面对好的局面,中国共产党人仍怀有极强的忧患意识,不因胜利而骄傲,不因成就而懈怠,不因困难而退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全党必须警醒起来”,“我们自豪而不自满,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要牢记“决不当李自成”的历史警示。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并没有止步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显赫数据,始终将“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放在心上,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不浅视,是责任,更是担当。它让我们始终保持未雨绸缪的清醒,勇敢面对新的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强抗御风险的能力和本领。

  以自我革命开启新的百年辉煌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面对下一个百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坚持自我革命”, 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自我革命,是因为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而之所以要坚持自我革命,则体现了我们党在以大历史观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形成的伟大历史主动精神。从这一角度来说,大历史观也是一种价值观。

  其一,秉持大历史观,塑造了一个个共产党人的刚毅品格。在革命年代,许多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精神面对牺牲,他们真的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吗?视死如归的背后,其实是大历史观形塑了超越“小我”的价值取舍——“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莫讶头颅轻一掷,解悬拯溺是吾徒”。

  其二,秉持大历史观,塑造了一代代共产党人为崇高目标不懈奋斗的韧性。抗战胜利前夕的1945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闭幕式上以“愚公移山”的故事勉励全党:“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号召全党:“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同心同德,排除万难,为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在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告诫全党:“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这种内化于思维深处的大历史观,让党敢于坚持自我革命,敢于承受阵痛而不焦躁、不逃避。

  过去的一百年,在大历史观引领下,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把握历史趋势,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勇于自我革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赢得了伟大事业的一个又一个胜利。面对世界局势风雷激荡,我们仍然要坚守大历史观、坚持自我革命,以此凝聚勇敢前行的意志、锻造团结坚强的队伍、练就扎实过硬的本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点评:中国共产党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因此能将自身发展与推动人类进步高度统一,将党的目标任务与历史前进的主流趋势高度统一,勇于自我革命、实现自我革命、不断自我革命。大公无私的政党性质,赋予了党“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大历史智慧和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在不断自我革命中带领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