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发展既应该做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还应该做预期比较

2022-07-02
作者: 道一人 来源: 红歌会网

  社会历史发展有两种比较方法,纵向比较法和横向比较法。比如30年前和30年后相比,古代社会与今天比,去年与今年比,这些统统算作纵向比较;甲单位与乙单位比,工业与农业比,中国与外国比,这些统统算作横向比较。

  这是个小常识,会写文章的人恐怕没人不知道,哪怕自己不会算,一定也知道这么回事;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预期比较法,许多人经常将他忽略了。比如预计产量是多少,实际产量是多少,两者相比并做出评价,这就是“预期比较法”。我们后代要对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社会历史发展进行评价,不仅要进行历史纵向比,还要对各类计划指标比并做出客观评价;某些指标纵向比也许成绩突出不显著――因为当时“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不久,许多还在恢复,但与计划比仍然完成或超额完成不少,那就应该实事求是进行评价。

  或曰:这么简单的常识,竟敢拿到红坛发表,你当我们啥!

  我说嘛,不一定,许多值得强调的东西往往就是常识,比如今天我就说件事:各论坛经常读到关于人口问题的文章,出生率下降经常是这类文章关注,进行各种比较,比如与日本比,与韩国比,与俄罗斯比,与历史比等等,然后做出各种建议,比如二胎奖励多少,三胎奖励多少。可我发现少了一个重要的东西――与预期比。

  我们知道,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三十年间中国有过一个国家战略“计划生育”,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前十年,该战略继续存在只不过不那么严格。“计划生育”战略下出笼过许多法律法规,制订过许多策略,对后来的人口发展(包括“出生率”)产生过巨大影响。既如此,对人口发展(包括“出生率”)数据进行比较和评价,不仅要有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更有要“计划生育”战略下的各种预期数据进行比。说句实在话,既使纵向数据下降(或飚升)得厉害,如果落在预期指标下,那也应该获得正面评价。

  可是我们查阅一下有关人口发展(包括“出生率”)数据,有谁做过这项工作?

  人口专家实在太多了,查不过来,那就盯住最著名的梁建章吧。听说他被封口了,不过留在网络上的还有不少吧,至少在我们红坛公开发表的,我们看一看,他做过这项工作吗?没有,老实告诉你没有。至少,他在我们红坛发表的人口发展(包括“出生率”)研究我基本每篇看,他确实没做这项工作。

  我没说错吧?

  他这么高智商一个专家,二十多年来发表无数,动用复杂高深数学工具(诸如马西莫夫模型、流量切线、静态熵……),竟然这么一个简单工作都没做!我盯住他十几年了,也曾写过几篇,发表过的一篇叫《程序奇才携程网创始人梁建章的简单逻辑》(2018年5月红坛发表的)。

  我没说错,我没大惊小怪吧?他动辄复杂物理数学工具,可这么简单工作都没做。

  当然,真要做这件事,技术上也不是简单的,说句“预期比较”轻飘飘,实际做也蛮难的,至少可以想到的以下三个困难首先需要克服:

  1、我们国家的“预期管理”经常是很粗糙的,缺乏量化指标,虽然国家战略“计划生育”几十年出台许多制度和政策,简直汗牛充栋,但有多少量化指标留给后代,这是值得探究的。

  2、刚才说了,“计划生育”国策五十年,前三十年严格执行,后二十年松夸,既使有量化指标,这五十年来恐怕浪中舢板――经常在变,“锚”不定标不准。

  3、所谓“预期”,他是一大堆指标的系统和集合。

  无论有多少需要克服的困难,这项工作都得做,何况对经受过“麦克斯韦方程”思维训练的专家而言,这些“困难”本身也在预期之中,再多再大的困难也得克服,这项工作也得去做,怎么可以二十多年发表无数,这都没做呢?封你口不冤枉吧?

  ×××××××××××××××××××××××××××××××××××××××

  再次呼吁各路人口专家,进行社会历史研究和评价,开出各种“药方”时,切莫将“计划生育”这件事给遗漏了。他可是我们开始于五十年前的一项国策,上至我们最高领袖,下至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参与的巨大工程。

  哪怕这项国策当时就制订的不好,对我们今天产生了负面影响,那你也得将这个负面影响说清楚,也得说清楚开出的各种“药方”中有多少属于对该负面影响的纠偏。

  是吧?你可是专家,受过“麦克斯韦方程”专门训练的专家,这不是数学智力游戏,你开出的“药方”也是一项国策,至少得与“计划生育”国策有连续性。看在这个份上,你也不能假装“计划生育”国策不存在吧?

  【文/道一人,红歌会网专栏作者】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