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舞银蛇原驰腊象”说起 ——《沁园春·雪》赏析刍议
从“山舞银蛇原驰腊象”说起
——《沁园春·雪》赏析刍议
《沁园春·雪》是毛主席1936年2月在东征途中创作的一首词。重庆谈判期间,他将这首词抄录赠给了柳亚子先生。
柳亚子一见,便视为珍宝,提笔写道:“展读之余,叹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高如苏、辛,犹未能抗耳,况余子乎?”后在柳诗尹画联展中予以示人,该词遂在重庆文人圈中传播开来。1945年11月14日,经吴祖光先生发表于《新民报》第二版副刊“西方夜谭”,28日《大公报》予以转载。
这首词一发表,立刻轰动山城,街头巷尾,互相传抄,咏赞之声,不绝于道,就连国民政府高级官员,也都在纷纷议论。
蒋介石见此情形,血气逆行,抓笔在手,也填了一首《沁园春·春》。但观之再四,自忖不敌,又不甘心,遂组织了一帮文人专事生产加工《沁园春》,择其优者,予以发布。试想这种东西,哪有伟作?不过是诋毁者有之,构陷者有之,漫骂者亦有之而已,鸦鸣蝉噪,令人心烦。
国民党御用文人的无耻行径激起了正义之士的强烈不满,柳亚子、郭沫若、陈毅、黄齐生等人,挺身而出,纷纷加入到支持和维护的行列。他们也以《沁园春》为武器,进行反击。
一时间,《沁园春》一阙,在报刊上络绎不绝,短短数月之间,竟比《宋词全集》中收录的《沁园春》还多出了几倍,激活了一个几近沉睡的词牌。
蒋介石本想借此打压毛泽东的势头,不料,弄巧成拙,反倒让《沁园春·雪》传播得更快了。在这场文斗开始时,“毛润之氏能诗词似鲜为人知”,到收场时,毛泽东的诗名已誉满天下了。中华文学史上一座新的高峰在它诞生9年后就以这种方式与世人见面了。
《沁园春·雪》描写的是黄土高原的雪景,我的家就在黄土高坡上。毛主席当年率领红军队伍从这片土地上一路走过,他所看到的景象,我也曾反复看到过,他所歌颂的土地,正是我生活的这片土地,他所描写的,就是我最熟悉的。我对《沁园春·雪》的感触特别深,那些场景,就像烙在心上一般,不思量,自难忘。
隆冬之时,每当寒魔南侵,先是狂风怒号,大地被吹得混沌一片,万物都在凛冽的北风中瑟瑟发抖。这样呼呼地持续刮上一两天后,风中开始夹杂着雪片,从脸上掠过,像刀割一样。风渐渐地小了,雪却越来越大。随着鹅毛般的雪花漫天飞舞,大地逐渐变得银装素裹。站在塬边碊畔,看风舞回雪,羞明如饧,恍惚之间,现出一幅神奇的景象。看,那些山头,那些村庄,那些树木,竟慢慢的动起来,像活过来了一样。俄尔,千壑耸动,万山攒驰,微微大地都在向我走来。置身黄土高原十万大山之中,山连山,山套山,一望无际,挤挤攘攘,一座座雄赳赳、气昂昂,踏雪而来,那种壮观的景象,一眼千年。刹那间,胸襟豁然开朗,一股豪气不由从心头升起,越上越高,直冲牛斗。胸也挺起来了,头也昂起来了,寒风,你算得了什么?大雪,你又算得了什么?把袖子一挽,裤脚一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应干什么就干什么,那怕它万水千山,说什么艰难险阻,虽前路漫漫,吾往矣。
一夜过后,雪住了,整个世界,冰雕玉砌。太阳从东方
冉冉升起,给这一眼望不到头的琉璃江山涂上一抹稀薄的红光,大地显得更加晶莹剔透,直刺的人眼睛都睁不开。这时候,虽凛冽地寒冷依然直透骨髓,但那狂虐的北风早已偃旗息鼓。而从沟边、山间吹来的风是一股一股的,在雪地上卷起一条条雪蟒,紧贴着雪面,簌簌地前行。这种风很强,但持续的时间极短,一般就几分钟。这壁厢,一条雪蟒横称,滚滚而来,正思想从何处躲避,忽然,风就住了,雪蟒一顿,即刻向上翻卷,眼睛跟着向上看去,它却化作漫天的雪霰落下来,直落的我满头满身的雪屑,然后就烟消云散、风平浪静了。正惊愕间,那壁厢又一条雪蟒斜刺里插过来,在眼前打了一个拐,向那边绕过去了。有时是一条单独而来,有时是两条、三条,从不同方向窜过来,纠缠在一起,一起扭动,一起向上翻卷,一起化作雪霰落下来。犹如玉龙混斗,煞是好看。这里一起,那里一起,此起彼伏,意趣盎然。
现在已经见不到这样震撼的场景,经过劳动人民几十年持续的改造,自然环境大为改善,今非昔比,狂风暴雪业已潜迹掩踪。而它却常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每每读起“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曾经的那些画面,就在眼前一幕幕展开,令人心潮澎拜,激动不已,回味无穷。我曾经看到过的,遥想毛主席那年那地,也曾尽收眼底吧!否则,怎么能写得出这么美的文字。
“山舞银蛇、原驰腊象”,能用如此少的笔墨,如此质朴的语言,把如此壮观的景象,描写的如此清晰、如此灵动,真是神来之笔!这大概就是古人说的“文字觑天巧”吧!
有时看视屏或者听讲座,多少老师在解读此句时,都用“革命的浪漫主义”一句带过,急得人直跺脚,就像是带领
观众进入宝山却没有向观众详解大宝贝的那种感觉。
网上有“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是指,白雪覆盖下的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的说法,实则误会了。
有人说《沁园春·雪》“很俗气”,是“下下品”,“不入流”,说“山舞银蛇、原驰腊象”很“生硬”,有“凑字的嫌疑”,不禁让人哑然失笑。呵呵,这个呆子,如此生硬的见识,也敢造次?
知否、知否,它绝不是说山像个大长虫,塬像个白猪娃那种平面的,毫无生趣的,漫无边际的夸张。而是极其生动传神地,用文字刻录了北国雪景的真实境况。
这人敢这样说,说明他既没有见过这世面,也不懂诗词。中国诗词就讲究个比兴,这个手法,从《诗经》上得来,传了几千年,直到今天,依然是古体诗词创作的基本法则。
古人说:“‘北风其凉’,假风以刺威虐”;“‘雨雪霏霏’,因雪以愍征役”。《沁园春·雪》就精妙地运用了这一“比”法,只是在“兴”时,把“愍征役”翻成了瞻征途,咏胜利。这也是他老人家一贯的文风——乐观、豁达、
信心百倍、阳光十足。不懂这个,怎么能读得懂《沁园春·雪》?
来,我们一句一句往下看:
上半阙以“北国风光”为引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气铺开,其登高望远、壮怀天地之意已无墨自现。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也是对蒋介石赶尽杀绝暴政的控诉。
且看蒋介石当年的那些手令:
①“推‘剿匪’之‘剿’字,其意义亦必以刀入匪巢、杀戮尽净之意。否则不足尽剿匪之义,而乃养匪遗患而已。务令各部烧杀勿论为要。”
②“对匪巢只有焚烧,乃能解决,请派飞机设法暂停轰炸,而专用火油在欲烧之区域内,使皮带或分水壶分布火油。如此分划区域,每区约焚二三日。”
③“匪共为保存田地,始终不悟,应作如下处置:一,匪区壮丁一律处决;二,匪区房屋一律烧毁; 三,匪粮食分
给剿共义勇队,搬出匪区之外,难运者一律烧毁。”
……
“字字看来皆是血”。
今天面对这些文字,也无不令人头皮发麻,后背发冷。而当年那些整天面对着屠刀、机关枪、榴弹炮万里辗转的人,心中的愤恨可想而知。
但他们在面对外族侵略,亡国灭种的危险来临时,放下心中的仇恨,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种民族大义怎能不令我们肃然起敬?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将北风、寒流的威势写得淋漓尽致。“千里”、“万里”、“惟余”、“顿失”,文字上的极尽铺陈,都是为了映衬在白色恐怖笼罩下令人窒息的中华大地。旧中国到处都摆着“吃人的盛宴”,这里汇集了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剥削形式,奴隶社会的、封建社会的、资本社会的、殖民地的。这里会聚了人类社会各种各样的剥削者,奴隶主、地主、资本家、官僚买办、土匪、老鸨、教会主持、行会师傅等等,中国的,外国的。
“山舞银蛇、原驰腊象”,相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言,山中因风舞动的银蛇是何其渺小?塬畔奔驰的白象转瞬即逝,又何其短暂?然而这小小的、短暂的一幕,却刺破了四围惨肃的景象,给死气沉沉的大地带来了生机,让人产生了多少憧憬?这些在别人看来的虚景,却是作者眼中的实景。
需要注意的是,“山舞银蛇”在这里所说的是小不是大,“原驰腊象”在这里所说的是实不是虚,这是理解这首词的金钥匙。如果把这个理解岔了,就会在领略全篇时大打折扣,只觉得气魄之大,乃不可及;而忽略了文辞之美,生动无比。我们试想,倘若一味以大夸大,以虚幻虚,还成何文字?
“欲与天公试比高”,因为渺小就应该引颈就戮吗?绝不。“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唤起民众,奋起反抗,胜利是我们的。就如眼前这一万三千人的队伍,和盘踞在中华大地上的重重黑恶势力相比,还很弱小,但经过长征锻炼的将士,个个都是了不起的英雄好汉,焉知不是日后改天换地的中坚力量?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正义的,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大事,这条道路虽然艰难曲折,但前途也一定辉煌壮丽。
短短56个字,远近相应、大小相衬、动静相随、虚实相依,被作者安排的错落有致,恰到好处,细细品味,正是妙趣横生。
下半阙“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将两千年历史画卷徐徐展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把封建专制君主历数一遍,褒中带贬,引出下文。“俱往矣”,笔锋一转,承上启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何其豪迈?至此,一个万难不屈,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已跃然纸上。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中国人民的一份子,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和中国无产阶级与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就是中国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就是中国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光荣。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观点,始终是这支队伍最根本的观点,这也是和其他政党不一样的地方。
全篇横及八荒,纵及千古,“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一气呵成,意境雄浑,真是千古好词。
毛主席一生博览群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造诣之深,绝不可等闲视之。
我说那人不懂诗词,不仅仅在他读不懂《沁园春·雪》,也在他不懂看上去他很崇拜的苏东坡的词。比如他在文中写道:“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真性情的流露”。我们小时候学这句时,是“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虽然是三个字的区别,但意境迥然不同,相差甚远。请问“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这样一个暖洋洋的画面,如何能把人的思绪带到八百年多年前的古战场上?它最多能让人想起“笑傲江湖”里那些豪强侠士,呼朋携侣,舞剑饮酒的场面罢了。但“乱石崩云”的波诡云谲,“惊涛裂岸”的巨大轰鸣,把人带向刀光剑影、硝烟滚滚、杀声震天的战场,不就是很自然的事吗?再说靠“惊涛拍岸”,能“卷起千堆雪”吗?文理如此勉强,何来“真性情的流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失之于“实”,没有灵气,几近于俗。
明白了文化传承变化和地理环境变迁的基本常识,弄懂了当时的场景和历史背景,翻过来再看“山舞银蛇、原驰腊象”,还会觉着生硬吗?再看《沁园春·雪》,还会觉着俗气吗?
当年,中国工农红军辗转来到黄土高坡的时候,已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日本铁骑滚滚而来,抢我土地,毁我房屋,戮我父兄,辱我母姊。而蒋介石集团坚持不抵抗, 竟偷偷派员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将大片国土拱手让于他人。国军南撤,地方官眼见大势不妙,趁机搜刮民财,卷起金银细软跑路,上演了一幕“金风萧瑟走千官”的大剧。
老蒋只敢把长枪大炮对准老百姓。见了日本兵,就换上了一副面孔,温情脉脉地给下属发指示:“据报,日海军昨日又来镇江增加一艘。请注意,如其水兵上岸买菜等事,最好先与其交涉,由当地警所为其代买送船,以免纠纷。”
危急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高举北上抗日旗帜,冲出重重包围,毅然举行东征,来到抗日最前线,大声疾呼:“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
在这里,他们历经千难万险,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撰写了《论持久战》;擘画了全民族统一抗战大局;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动员和带领人民坚持抗战、反对投降;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经受住了巨大的考验;团结起了最广大的劳动人民;铸造起了最坚固的屏障;使侵略者陷入到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让广大沦陷区沦而不陷,始终掌握在中国人手里;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战的全面胜利,完成了救亡图存第一阶段的艰巨任务,这一功绩,永载史册。
1948年3月,党中央东渡黄河,指挥解放军横扫千军,推翻了蒋家王朝;赶走了帝国列强;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旧的国家机器进行了改造,历史性地结束了剥削制度;把四亿五千万劳动群众从做牛做马的境遇下解放出来,第一次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的主人,人人平等了;建立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主义制度;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把一个古老、落后的农业大国,改造成门类齐全的工农业生产大国,把中国带进世界强国之列;使中华民族经过百年屈辱后又一次站立起来,成为世界民族之林中平等的一员;反对霸权主义,积极支持世界上各被殖民国家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使中国在第三世界和追求自由、民主的人群中拥有了巨大的向心力和号召力;提出了“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宏伟目标,为国家发展进步开创了新局面。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是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伟大国际主义者。他是中国共产党的骄傲,中国人民的骄傲,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毛主席诞辰131周年之际,让我们都来向他致敬吧!
【文/人到中年,作者授权红歌会网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