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封重要书信揭开安源路矿工人罢工运动鲜为人知的内幕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毛泽东亲自领导的我党历史上工人罢工运动取得全面胜利的著名工人运动。它在很长时间内实现了“俱乐部不散,工人待遇不变”。然而史学界对安源路矿工人罢工运动“红旗不倒”“一枝独秀”现象有异议,甚至存在疑虑,认为这与当时的大环境不符。海兴县委党史研究室发现了见证安源路矿工人罢工运动全过程的三封重要书信,三封书信揭开了运动高层在决策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也为史学界多年来的疑虑给出了答案。
第一封信:萍乡总矿副矿长舒修泰在罢工初期写给总办杨建章的请示,见证历史进程与细节
1921年,毛泽东参加党的一大后回到湖南,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开始筹备发动工人运动。同年12月,毛泽东偕李立三等人专程去安源考察,了解工人疾苦,掌握路矿情况。安源路矿创办于1898年,包括拥有12000多工人的安源煤矿和拥有1100多工人的株洲——萍乡铁路,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矿业之一。毛泽东还了解到:掌管安源路矿两局的总办杨建章,出身贫寒,早年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是一个有着社会同情心和正义感的官僚。在全面掌握安源路矿上下层情况的基础上,毛泽东决定在这里开展工人运动,以扩大党的影响。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1922年1月,毛泽东派李立三在安源创办工人夜校,并通过夜校教育培养工人积极分子,先后建立了党、团支部和工人俱乐部。5月1日,在工人俱乐部正式宣告成立的同时,也宣布了俱乐部“保护工人利益,减除工人压迫与痛苦”的宗旨。工人们积极响应,纷纷加入俱乐部。在俱乐部的领导下,一些矿区的工人因不满工头的压迫,开始提出抗议,并局部的出现了罢工活动。当时,永和煤矿工人最活跃,罢工时间持续得也最长。5月10日,担任萍乡总矿副矿长的舒修泰(英国人,是一名“中国通”),写信给路矿两局总办杨建章,汇报并请示如何处置工人罢工问题,信称“建章总办大人伟鉴……永和矿至今仍未开工,将来究应如何进行,尚须静候董事会议决,方有把握。”这是海兴县委党史研究室发现的第一封信,是一封运动初期如何处置罢工问题的请示信,也是一封见证历史进程和弥补重要细节的信。从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安源路矿举行总罢工之前,其萍乡煤矿的永和矿己经开始了罢工行动。
第二封信:日本东京刘钟淇在罢工当中写给同乡校友杨建章的劝告,谆谆劝导同情革命
杨建章在收到舒修泰的请示信后,并没有召开董事会议决,也没有给予及时的答复,他要从中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然而这时,永和煤矿矿长在未经杨建章批准,擅自做主对罢工工人进行报复,他们威胁、恐吓罢工积极分子和骨干,并企图将罢工领导人驱逐出矿,在永和矿主的煽动下,其他矿区也出现了威胁、恐吓工人积极分子的现象,有的甚至提出“赶俱乐部出矿”的口号。为进一步加强对罢工运动的领导,促使运动能够顺利地往纵深发展,毛泽东于9月初再次来到安源,研究分析形势,制定斗争方针。毛泽东认为,工人运动士气不可压,必须以斗争求生存,于是提出了组织路矿工人举行总罢工的意见。毛泽东写信给正在老家醴陵探亲的李立三,要他立即回安源组织发动总罢工运动。毛泽东还派刘少奇到安源协助李立三工作。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李立三、刘少奇代表路矿工人向当局草拟了三条要求:l路矿两局须呈请行政官厅,出示保护俱乐部;2、路矿两局每月须津贴俱乐部200元;3、从前积欠的工人存饷,限日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