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医疗卫生形势严峻,毛泽东主席作出这项指示!

2022-12-20 2702 4
作者: CCTV国家记忆 来源: 昆仑策研究院公众号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每100名新生儿中就有20名死亡,鼠疫、霍乱、天花、白喉等传染病横行。当时,全国各类卫生机构仅有3000多所,约有80%的病人得不到正规的医疗帮助。

  面对旧中国留下的满目疮痍,如何发挥中国医药优势,迅速找到解决百姓医疗卫生问题的办法,成为党和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01

  1950年8月7日,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确定了新中国卫生工作的三大原则:“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毛泽东主席亲自为会议题词:

  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

  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发挥中医药特点是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问题的关键。

  1954年9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到了中医问题:

  “我们有几十万中医,散布在全国广大的农村和城市,各级卫生部门应当认真地团结教育和使用他们,并且同他们合作,来把中国的医药中有用的知识和经验加以整理和发扬。”

  发展和利用中医,关系到几亿劳动人民防治疾病的问题。而成立研究中医的专门机构,解决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困扰,成为中央领导心中的一件大事。

  毛泽东主席明确指示:

  即时成立中医研究机构,罗致好的中医进行研究,派好的西医学习中医,共同参加研究工作。

  02

  1954年9月12日,卫生部指派鲁之俊、朱琏、何高民负责筹备成立中医研究院。

  鲁之俊和筹备小组的头等大事,就是邀请全国最好的中医来北京共同建立中医研究院。那么由谁来选拔中医专家并邀请他们来京呢?

  一天,一位穿着朴素的老者走进了鲁之俊的办公室。

  他叫陈邦贤,江苏镇江人,少时学医。30岁那年,他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医学通史性专著——《中国医学史》。新中国成立后,陈邦贤投入医疗卫生事业之中。

  【陈邦贤】

  一见面,鲁之俊就说出了请陈老过来的原因。他希望陈邦贤前往上海等地,物色、聘请有经验的名中医加入中医研究院。

  在上海,陈邦贤拜访了许多中医专家。在和这些专家的交流过程中,陈邦贤发现有许多著名中医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允许他们离开家乡到寒冷的北方生活。

  筹备小组经过商议,最终决定在上海成立教材编委会,把老中医专家的经验和理论编辑成教材,让更多的中医学习。

  1954年底,研究院刚刚开始组建,房间十分有限。两位大夫共用一间诊室出诊,许多从外地来的专家、医生甚至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在诊室暂住。

查看余下3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