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孟良崮战役后,毛泽东就有了渡江南下的计划,粟裕斗胆直陈,三谏毛泽东

2023-03-13 1217 0
作者: 张家康 来源: 党史博采公众号

  1947年7月,人民解放战争已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为把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推进解放全中国的革命进程,毛泽东计划华野两个纵队相机渡江至皖南,建立第二临时根据地。这是解放战争中最初的渡江南进的战略设想。次年,这个战略设想又被重新提出。直到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渡江战役才正式地走入解放战争的流程,发起日期因时势变化而变化。最终,毛泽东确定在1949年4月20日,发起伟大的渡江战役。

  毛泽东最初的渡江南进的战略设想

  1947年上半年,国民党依仗优势兵力向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人民解放军坚持“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的指导方针,主动放弃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主动放弃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蒋介石争得了地盘,满心欢喜,逢会必夸耀“胜利”,可在毛泽东看来,“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1946年12月,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共同进行了第一个大规模的歼灭战——宿北战役,歼敌2万多人。接下来便是鲁南战役,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26师、第一快速纵队以及整编第51师,共5万多人,俘虏中将师长马励武、周毓英以下3.6万多人,缴获105毫米榴弹炮48门,山炮、野炮41门,坦克24辆,汽车474辆,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作战任务。

  从全面内战爆发后的1946年7月,到1947年6月,也就是解放战争进行刚刚一年的时间内,解放军已歼灭国民党正规军97.5个旅,共78万人,保安部队等杂牌军34万人,共计112万人。国民党军兵员锐减,而战线又拉的过长,要想应付所面对的战争局面,已是捉襟见肘,疲于奔命了。

  鲁南战役后,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为适应打大规模歼灭战的要求,合并组成华东野战军,下辖11个纵队,并以缴获来的大炮、坦克、汽车和俘获的技术兵组建了一个特种兵纵队,全军共有27万人。华野组建后进行了两次大的战役,先是莱芜战役,继是孟良崮战役。莱芜战役歼灭国民党军6万余人,俘获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李仙洲和军长韩浚,收复城市13座。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整编第74师,击毙师长张灵甫。华野在山东战场的胜利,挫败了国民党军的锐气,使蒋介石深感“实为国军无上之耻辱”,其“忧虑更甚,悲痛之情为近来所未有也”。

  1947年7月,毛泽东开始谋划华野第1、第4两个纵队渡过长江,直出闽浙赣地区建立根据地,把战线推向国民党区域。毛泽东在为中央军委起草的电文中说:

查看余下8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