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穿所谓“项英右倾是受了香港报刊转载毛泽东文章的误导”的谎言
有关项英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一段重要史实的考证
王美芝 肖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时,留在苏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共苏区中央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军委分会主席项英,在1937年是如何获知中共中央决策与国民党捐弃前嫌,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多年来出版的有关史书和发表的文章,对此都进行了记述。但是,这些记述无一例外地都存在着问题,或者根本是错误的。笔者认为,这段史实,涉及红军战略大转移时留守中央根据地坚持斗争的中央分局和中央军区的一段重要史实,也是中共党史上的一段重要史实。因此,对于这段史实,很有探讨清楚,还其本来面目的必要。
抗战时期的项英
一些史书上对于这一史实的叙述是演绎出来的
1935年3月9日,由于中央苏区形势的进一步恶化,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中央分局和中央军区率领留守人员和部队突出敌人的包围圈,开始了在深山密林与敌周旋,进行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此后,也与长征中的中共中央失去了联系。在远离中共中央的闭塞山区,项英、陈毅等了解外面的信息,寻找中共中央和了解党中央的情况,了解和掌握中共中央的方针政策,全靠想方设法搜罗到的国民党统治区和香港地区出版的报刊,对上面的报道和文章进行分析研究,去作出自己的判断。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项英和陈毅能及时紧跟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下山同国民党谈判组建抗日军队,也正是源于此。
然而,对这段历史目前出版的有关史书和发表的有关文章中,全都进行了与史实不符的不确记载。其大意是:1937年3月,项英很想念正在北山指挥南雄、大余地区斗争的陈毅,挂念他腿上的伤口是否复发,便带上警卫员丁上淮、曾忠山,由交通员带路,准备由信康赣游击区动身去南雄。正在此时,“他接到一批报纸,其中香港《工商日报》上刊登的中共中央当年2月10日给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电报,提出五项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保障言论、集会、结社的自由,释放一切政治犯;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迅速完成对日战的一切准备工作;改善人民生活。电文同时指出,如果国民党将上述五项要求定为国策,中国共产党愿实行四项保证: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工农政府改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特区实行彻底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这张报纸,引起项英极大的关注”。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