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社会主义制度,而不要新民主主义秩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2023-06-11 4296 0
作者: 铁沐臻 来源: 毛思想研究公众号

  一、两大因素之间尖锐的斗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必须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在《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说:“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而一切共产主义者的最后目的,则是在于力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后的完成”,“完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并准备在一切必要条件具备的时候把它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上去,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光荣的伟大的全部革命任务。”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胜利。新民主主义社会本身,也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内部的资本主义因素和社会主义因素由于利益冲突进行着长期斗争,工人阶级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内部的工人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之间有着不同的阶级利益,从而产生了逐渐明显的阶级斗争。

  如果不积极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因素、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不积极的维护工农群众的利益,就会让资本主义的因素大片产生,最终产生内部的贫富分化。​于是,1952年6月6日,毛泽东深刻指出:“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1953年,毛泽东批判离开“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总路线的错误思想。毛泽东深刻指出:过渡时期每天都在变动,每天都在发生社会主义因素。所谓“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怎样“确立”?要“确立”是很难的哩!比如私营工商业,正在改造,今年下半年要“立”一种秩序,明年就不“确”了。农业互助合作也年年在变。过渡时期充满着矛盾和斗争。我们现在的革命斗争,甚至比过去的武装革命斗争还要深刻。这是要把资本主义制度和一切剥削制度彻底埋葬的一场革命。“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斗争情况的,是妨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的。

  在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中的工人与在私营企业中的工人相比,有更稳定的职业保障,这有利于社会的平等和稳定,有利于预防由于就业问题、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动荡。正如后来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的谈话所说:“过去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今天走资本主义道路,我看还是走不通。要走,我们就要牺牲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违背了共产党的宗旨和井冈山的追求”​。

  不废除小农经济,农村也会因为土地的分散经营、各家庭农业生产发展不平衡,导致农民小资产阶级逐渐产生内部的贫富分化。如列宁同志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所说:“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

查看余下7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