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人碑:第10个烈士纪念日 | 一个“傻子”的故事
早年中国农村有个习惯,叫“好孩儿孬名”。
生养孩子不容易,长大成人更难,毕竟兵荒马乱,缺医少药,穷人也没有文化,能给自己的孩子,起个响亮而富有深意的名字,于是起名非常随意,比如这位刘傻子烈士。
“傻子”不傻,他姓刘,但终其一生,他就叫“刘傻子”。我党的正式文件、烈士名册和烈士纪念碑上都是这个名字,但他却是晋察冀著名的民兵典范,响当当的“特等战斗英雄”!
抗战爆发前,傻子是河北正定高平村出名的庄稼把式,干活不惜力,农活样样精通,还娶了媳妇,原本踏踏实实过日子的节奏了。
1937年抗战爆发,鬼子来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国民党军不战而溃,各路民军蜂起,什么货色都有,没多久不少所谓的抗日英雄,就成了助纣为虐的汉奸。
傻子没受过教育,可河北梆子没少听,朴素的民族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是有的,他总想,为啥到处都是张邦昌,就没有抗金兵的岳飞呢?
您可别小瞧了传统艺术,什么戏曲、曲艺,也就是地方戏和评书、评话、相声、鼓书这些,他们不是高台教化,但却劝人向善,教人学好,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是没啥文化,却能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感染和感动,能辨忠奸,能明是非,他们不糊涂!
这个其实很不容易了,我们现在不少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你叫它“艺术”,真是太高抬它了,老艺人们感恩戴德我党曾经的文艺政策,他们又给扔回去了。
咱不说这个,一说一肚子气,看过“抗日神剧”的朋友,都有深刻体会吧?
继续说咱们的“傻子”同志。
国共两党,一个是放弃人民,一个是跟人民生死在一起,老百姓不傻啊!
谁真抗日,谁假抗日,谁对真老百姓好?谁漂亮话说尽,却坏事做绝?
老百姓心里清楚得很,他们用脚投票,知道谁真好,就跟谁干。
“傻子”第一个找到八路军,要求报名参加游击队,可我党我军当时有啥啊?
“傻子”这边,我党我军没有啥“优势装备”,当时的共产党被人叫做“穷党”,八路军也基本就是“穷军”。有多穷呢?
最初华北敌后的老百姓对我军的印象,今天重读起来,真令人五味杂陈,从史料中试摘几段,给大家看看,当年“穷八路”是啥情况:
“穷,啥枪都有,净破枪,没好枪,子弹也少,打胜仗不少,打败仗也不少,日本人一打炮,八路军就撤退。
子弹、枪,都没日本人的多,可以这么说,八路军人比枪多,枪比子弹多。
县大队没有子弹,枪又孬,咋打仗?枪也没准头,就是有个名,没实力。
不敢住在一个地方不动,在各个村子转悠,在城外等着,打几枪,打准就打死(鬼子),打不准就跑,打游击战。”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