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克功案”看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风建设

2024-01-20 3254 0
作者: 熊轲 来源: 红歌会网

  摘要:党风建设与反腐败斗争既是中国共产党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权建设的重要手段。“黄克功案”作为中国共产党高级干部违法的典型案例,不仅在党内,乃至全国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共产党不徇私情,判处黄克功死刑的做法既赢得了群众的广泛支持,成为从严治党的典范,也为今后处理重大突发事故提供了范例。通过对“黄克功案”的再探讨对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风建设,推动自我革命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吸收了一部分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分子入党,这些人对于自己为什么要入党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加之中共长期处在同敌人的斗争当中,使得很多党内的老同志开始出现居功自傲,贪污腐败的倾向。因此加强党风建设,提高党员素质,使得他们能够自觉抵制国民党对边区干部的腐蚀拉拢就成了当时陕甘宁边区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黄克功案件的发生更加体现了提升党员素质的重要性。

  一、黄克功案件始末及原因分析

  (一)黄克功案件始末

  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有志青年视延安为革命圣地,纷纷到延安追寻革命的火炬,刘茜就是这些热血青年中的一员。刘茜在抗大期间表现优异,多次向领导申请到前线去,校领导称赞刘茜是“年龄最小,表现最好的学员”。当时黄克功担任抗大第十五队的队长,黄克功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人物自然引起了刘茜的注意,经过交流,二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然而,黄克功与刘茜存在着极大差异,他们一个是没有经历过磨难的年轻女孩,一个是身经百战的老红军。他们对于爱情、家庭、婚姻的认识都有很大不同之处,长期相处下来必然产生矛盾。刘茜希望能与自己的恋人有精神层面的交流,黄克功的做法让刘茜更是反感。刘茜在写给黄克功的信中指出“我希望我的爱人变成精神上的爱我者。”长期的矛盾让刘茜决定结束这段恋爱关系,但黄克功认为这是对革命军人的巨大侮辱,黄克功对于刘茜多次拒绝其结婚请求的行为更是恼羞成怒,终于酿成了悲剧。黄克功被捕以后,对于他的处理产生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黄克功居功自傲,目无法纪,必须偿命;另一种认为黄克功经历了长征,是军队的重要干部,应该放他到前线去戴罪立功,两种意见很难统一。党中央针对这种形势,决定在边区召开对黄克功的公审大会,经过大会的商议,决定判处黄克功死刑,并立即执行。

  (二)黄克功案件的原因分析

  1.党内长期存在的小资产阶级思想作祟

  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加剧了中国传统经营方式的解体,导致许多农民破产以后流入工厂当中成为早期的无产阶级。但是无产阶级只是很小一部分,农民同小资产阶级仍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力量极为弱小,为了壮大自身力量以便更好领导工人运动,便吸收了大批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分子入党。这些人虽然具备革命意识,但是在思想上仍然是小农意识,觉悟并不高。很多人当时只是在组织上入了党,并没有在思想上入党。加之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长期在农村发展,并且始终处在战争及奔波当中,党内教育有缺失,加剧了党内小资产阶级思想的蔓延。因此小资产阶级思想与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逐渐上升为党内的主要矛盾,如果不整治小资产阶级思想,中国共产党就会组织涣散。黄克功作为一名功勋卓著的战将,对革命是有贡献的,但他最后违法犯罪正是因为他头脑中的小资产阶级思想作祟。黄克功没有克服自己头脑中的特权思想,认为自己对革命是有功的,就算犯罪中央也不会处死自己。

查看余下7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