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晚年揭秘:西安事变杨虎城才是主角,我是名义上的
1936年12月12日凌晨,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在听到几声枪响之后,遭到了西北“剿总”副司令张学良和17路军总指挥杨虎城的扣押,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就此拉开序幕。
《西北文化报》关于西安事变的报道
一直以来,外界始终认定张学良是此次事变“主谋”,事变结束后,蒋介石一度软禁了张学良54年,然而对于张学良本人而言,这场事变的主导者其实另有其人。
1991年,恢复自由之后,张学良开始接受各方媒体采访,当张之丙姐妹向他询问当年“西安事变”的一些细节时,已经90岁的张学良却突然对着镜头说:“‘西安事变’就是杨虎城……那可以说他(杨虎城)是主角哇,不过名义是我,我是主角了。当然由我负责任。”
张学良的一席话顿时让在场的记者疑惑不已,长久以来,外界包括很多历史典籍中都认为张学良在“西安事变”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但他本人却说事变的“主谋”是杨虎城,自己只是挂个虚名而已。
那么,事情真如张学良所说的那样吗?“西安事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还要从张学良初到陕西时说起。
1935年,张学良因热河一战的失利,让东北军失去了东四省和河北的地盘,为了保留住东北军的战斗力量,曾经的“少帅”只能带领十几万东北军投靠蒋介石。
但当时蒋介石正一心想要挑起内战,并四处搜捕我党进步人士,张学良虽有抗日的决心,但因军队补给受蒋节制,无奈只能接受蒋介石的调遣,在不久后前往西北与我军作战,蒋介石还张学良安排了一个好听的名头,叫西北“剿总”副司令。
来到西北之后,张学良第一次接触到17路军总指挥杨虎城,杨虎城虽然在蒋介石手下任职,但对蒋介石早有怨言,作为一名爱国热血军人,杨虎城对蒋介石所奉行的“不抵抗”政策嗤之以鼻,还多次公开表示抗议,希望蒋介石能放弃个人成见,尽快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但此举很快就招来了蒋介石的不满,为了给杨虎城一点“教训”,蒋介石解除了杨虎城的陕西省主席职务,导致杨虎城空有抗击日军的决心,却无法做出实质性的作为,在这种情况下,杨虎城只能四处寻找可以团结的抗日力量,而张学良的到来则让他看到了一点希望。
张学良与杨虎城
刚到西北时,张学良对杨虎城的态度其实非常傲慢,因为杨虎城是草莽出身,张学良不愿意跟他有过多的接触,东北军也因为初来乍到,和17路军经常打架、争吵,不过即便如此,杨虎城仍觉得张学良是可以联合抗日的对象,所以频频向张学良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