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我导师家的“巨变”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民有多惨
盼望已久的去莫斯科终于成行了。坐的是火车包厢,四个人一间。其中一个是建筑工人,虽已退休,但还在工作。他有60多岁,身体很结实。从聊天看,人很正直。他从塔林①回来,专门去那里给母亲办理迁徙手续。他父亲是一名边防军官,他们家在60年代中期曾经在中苏边境地区住过,父亲转业后,他们全家就在塔林定居。他后来到莫斯科工作。而父亲去世后,母亲一直一个人住在那里。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族人在爱沙尼亚受到排斥甚至歧视。他不放心年老体弱的母亲一个人住在那里,决定把母亲迁回莫斯科与家人一起生活。
他说他这次给母亲办理手续有两个感觉:一是从莫斯科到塔林,所到之处全是一派原始资本主义社会的景象:一切自然生存,自然死亡,没有有保障、关怀、体贴的政府和社会,一切都要凭个人去筹划,去挣扎;当你接触到政府时,便感觉那里的官僚主义已经不可救药,而且各级都是官僚主义,人浮于事,手续繁杂。他说,原苏联时期所到之处都很友好,都是同志,互相帮助,互相体谅;而现在,到处都是仇视,吸毒,卖淫。他说,这不是人民的选择。戈尔巴乔夫的所谓公开性和新思维搞垮了一个好端端的原苏联。叶利钦两任总统他都没有投他的票,而且不只是他,他了解的许多人都没有投他的票。
还有一个男的,大约50多岁。建筑工人说话时,他一直听着。建筑工人一说完,他马上表示反对。他说,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大家都很激动,整个社会都在吵,闹,骂,吵够了,闹够了,也骂够了,再看看现实,还不如过去。就有些后悔,但是追悔莫及。他说,原苏联解体,俄罗斯走到这一步,是人们情绪化、不理智的必然结果,每个人当时都很激动,都认为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好。这是全体人民情绪化的必然结果。
建筑工人接着他的话说,当然,当时不少人激动,也有不激动的,但是说话没有人听,想发表文章也没有人给刊登。我认识的许多人都不激动,他们当时就说,这样下去国家会吃亏,人民会吃亏。还有,即使全国都激动,国家领导人也不能激动,也要想一想国家往哪走,怎么才能提起大伙的精神,拢住大伙的心,否则要领导干什么?要党干什么?全国情绪化是一个因素,但不是主要的,主要的还是当时的主要领导。该他做的他不做,所以,不该发生的发生了,一个好端端的大国现在成了这个样子。
认为国家解体是情绪化的必然结果的男子也承认建筑工人的话有道理。他说,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这也许是上帝的安排,咱们认命吧,谁让当时没有出现第二个斯大林……?听着他们的争论,我在想我的导师……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