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中国奠基之创办大军校——华北军政大学:叶剑英担任校长,担负全国性军校的重任

2024-10-03 478 0
作者: 崔霞 来源: 党史博采

  华北军政大学,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事政治大学。它是西柏坡时期党中央为培养全国规模战略反攻中的华北乃至全国战场上急需的大批中高级指挥人才而创办的。虽然冠以地域性名称“华北”,但实际上担负着全国性军校的重任。自1948年4月开始创办,到1950年9月改名为华北陆军军官学校的两年零五个月的时间里,华北军政大学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军政骨干,为加速取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战争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创办大军校

  1948年春,全国各个战场的形势继续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4月30日到5月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河北阜平县城南庄举行会议,决定先集中兵力在中原打大仗,尽可能多地把国民党军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这时的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已达280万人,并拥有了炮兵、工兵等新的兵种部队。然而随着全国规模战略反攻的到来,正面战场即将开始更大规模的战斗,迫切需要大批中高级指挥人才补充军队。

  在向西柏坡转移途中,中央经过多次酝酿,决定要按照办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的办法,在华北创办一所大军校,不仅要直接为解放战争服务,培养、输送正面攻坚战军政骨干,还要为即将建立的新中国国防建设着想,为我军未来的正规化建设培养人才。当时在华北,石家庄的解放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完全联成一片,5月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根据城南庄中央书记处会议的决定,发出了《关于改变华北、中原解放区的组织管辖境地及人选的通知》,将晋察冀与晋冀鲁豫两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并成立了华北局、华北军区等机构。两区合并后,华北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解放区,对于全国的解放战争极为有利。中央明确要求,“委托华北局创办大军校……决定晋察冀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步兵学校,晋冀鲁豫军政大学、陆军中学、青年教导团合并,组建华北军政大学。”

  二、建立健全领导机构使军校尽快步入正轨

  为了尽快建立一个大规模、高质量的大军校,培养更多的能进行正规化作战的军政干部,服务于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着手建立、健全各级机构,配备好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军校各项工作尽快走上正轨的当务之急。

  办大军校就必须有一个懂行且专职的校长。初到城南庄,毛泽东就同有军事教学经验的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交流建校事宜。聂荣臻建议,“校长不要兼任,一定要专职,否则对工作有影响。就像我,名义上是晋察冀军政大学的校长,可一打起仗来,学校的事哪里还顾得过来”。此时,毕业于云南讲武堂,曾执教于黄埔军校,后又担任过中央苏区红军学校校长的人民解放军参谋长叶剑英进入了毛泽东的视线,在与周恩来探讨达成共识,并征求了朱德的意见后,决定了校长的人选。

查看余下8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