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互洽的记忆——回忆文字PK历史档案
还是回到当年吧。
1936年11月11日,彭德怀、任弼时、林育英致电张闻天、毛泽东、博古、周恩来,报告:红四方面军指战员“对中央及军委的信仰很高”,张国焘在了解了中央对他的诚恳态度和干部政策以后,“亦有初步的很大转变”,“他现在除拥护中央及军委的口号外,并能在群众会议上提出自我批评,承认某些错误”。彭、任、林还向中共中央建议:朱德、张国焘17日左右可到环县河连湾,届时中央派一人来陪同朱、张到保安(今志丹县城)进一步解决团结和原则上统一指挥等“一切的问题”。[1]
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等在接到该电后的次日即研究决定:朱德、张国焘的红军总部可移驻甘肃洪德河连湾(今环县河连湾)陕甘宁省委所在地。同时决定派周恩来亲赴河连湾,与朱德、张国焘共同研究下一步行动计划。[2]
同一天里,毛泽东致电彭德怀,仍然对“打击胡宗南以改变河东战局”的目标孜孜以求:“一方面军及三十一军应以全力准备作战,依情势再忍耐几天。似有消灭周孔两师中一个师的希望”[3]。
11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还正式授予了红四方面军西渡部队以“西路军”名称:
徐、程(陈)、李并转各同志:
甲、你们所部组织西路军。
乙、依照你们提议的名单组织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以昌浩为主席,向前为副主席,统一的管理军事、政治与党务。
丙、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临时改为西路军总指挥部,其组织照旧不变。
中央及军委[4]
“徐陈”向中央请求的“组织”名义,得以落实。
但发出这个委任的中央并不放心:河西部队已经放弃了一条山、五佛寺,自断了后路。
1小时后,毛泽东、周恩来又给“徐陈”发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询问电:
徐、陈:
甲、你们现到何处情况如何?
乙、由于河东还未能战胜胡、毛、王各军,妨碍宁夏计划之执行,我们正考虑新计划,但河东主力将与西路军暂时的隔离着。
丙、请考虑并电告下列各点:
⑴你们依据敌我情况有单独西进接近新疆取得接济的把握否?
⑵如果返河东有何困难情形?
⑶你们能否解决衣服问题?
毛、周[5]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电报:中央向徐陈通报了河东战局、宁夏计划不能执行和中央正“正考虑新计划”,以及“河东主力将与西路军暂时的隔离着”等等情况,并提出了三个实际上非常要害的问题:“西进”有无把握;“东返”是否可能;西路军能否自已解决冬衣。
注意:这是中央第二次要求红四方面军西渡部队尽可能安排东返退路。
拨草寻针,目光犀利。
拨草寻针,目光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