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爷:牢骚满腹,纠结的不是“西进”是“外援”
“徐陈”当时对中央“暂勿西进”指示的答复是这样的:
主席团:
㈠西路军实力:五军仍四个团,每团约八百人,骑团约百余。内有新兵约一千,九军只三个团,每团约八百余。骑团百五十余。三十军六个团,每团约六百余。骑师约三百余骑。弹药极少,刀枪甚缺,此次由永昌行军共减员八百余。
㈡此地村落尽是堡垒,分兵即不能灭敌,集结则粮易被敌困,攻则伤亡甚大,所以补充训练上事实不易做到。
㈢近来各方情况此间甚不明,究竟整个战略企图如何,西路军基本任务怎样,据历次来电变更很大,致西路军遭受一些不可避免的损失,并影响到今后行动。
㈣来电所谓不依靠任何外力是否包含远方与统一战线,究竟前电所称远方货物到达时间是否属实,抗日联军方面目前对二马有无可能争取。
㈤西路军以现有力量,可以在此争取必要时间准备以全力接近远方。
㈥负完成任务使命,但停此太久消耗实力,与全靠自力不能解决二马奠定抗日后方,如必须先机或同时完成奠定抗日后方的任务时,既不能希望任何外力援助,则建议四、三十一军归还建制,如何速示。
西路军军政委员会[1]
这个电报再次陈述了西路军的困难情形,再也没有像此前一样执着地坚持继续“西进”,而认可了“在此争取必要时间准备以全力接近远方”,可见当时的西路军首长也知道“继续西进”是不成的,并不是数十年后《历史的回顾》中所称的本欲西进,却被中央无端制止从而“百思不得其解”!他们向中央发了牢骚,牢骚的理由和内容也并不是中央的“暂勿西进”,而是“历次来电变更很大,致西路军遭受一些不可避免的损失,并影响到今后行动”,“究竟前电所称远方货物到达时间是否属实”,“全靠自力不能解决二马奠定抗日后方,如必须先机或同时完成奠定抗日后方的任务时,既不能希望任何外力援助,则建议四、三十一军归还建制”……,等等。而这些理由,这些内容,要么是中央几次三番重申“三个月内不要依靠”的,要么是中央根本无法办到的!而像“四、三十一军归还建制”这类要求,既便不从战略全局上作过多批评,对四军和三十一军也是一种既不现实也不负责任的态度——千里迢迢敌军重重,就不怕他们陷入困境?
还有,两天前报告高台“可集粮两万石,此地较富”,现在却称“集结则粮易被敌困”。
——当时一石(陕甘地区)约为360斤,“两万石”相当于西路军全部人马至少两个半月的口粮!
这个时候,东北军、十七路军因张学良一去不归,在南京政府大军压境下人心浮动,内争亦起,东北军、十七路军和红军的“三位一体合作抗日”的局面也面临解体的危险。面对这种潜在的危机,中共中央也准备以不惜一战的姿态配合东北军、十七路军,以全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