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史考证】斯大林是怎样搞工业化的(一)

2023-06-01 3450 0
作者: 伟大的宣平 来源: 红歌会网

  索索进行工业化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弄死反对派,第二部进行五年计划,加速工业化,直接起飞。

  这一篇主要讲的是第一步的问题。

  太长不看版:

  1.1925年4月,党的第十四次代表会议上,这时老三驾马车(季加斯)三人没有分裂。

  2.随着政治局“新人”(布哈林、李可夫、托姆斯基)与索索结盟,于是索索力量强大,导致了季诺维也夫与索索的分裂。

  3.1925年12月,联共十四大,因为加米涅夫的老坛行为,导致了索索第一次公开拷打季诺维也夫。

  4.季在列宁格勒的“抵抗”行为招致了索索对他的第二次拷打。

  5.1926年6月,季托联盟组织起来,在中央全会与各大工厂里上发动进攻,失败,写信道歉结束。

  6.季不死心,又把列宁遗嘱抖到国外了,这招致了1926年10月26日的联席会议上索索的第三次拷打。

  7.1927年国防危机,季组织进攻(八十三人纲领与反对派纲领),公开暴露自己的地下党。失败,再一次写道歉信结束。

  8.十月革命节上街闹事,最后被开除党籍,被彻底整倒。

  1.俄国的未来怎么办?

  1.1.提出方法:一国建成论的提出

  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发展,国民经济迅速地增长了。

  1924—1925经济年度,农业已接近战前规模,达到战前水平的百分之八十七。苏联大工业的产值在1925年已约占战前工业产值的四分之三。1924—1925年度,苏维埃国家已经能够向基本建设投资三亿八千五百万卢布。国家电气化计划在顺利执行中。国民经济中的社会主义命脉巩固了。反对私人工商业资本的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1]

  由于经济的高涨,工农的物质生活状况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工人阶级人数迅速增加。工资增长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农民的物质生活状况大大改善。1924—1925年度,工农国家已能拿出近二亿九千万卢布来帮助力量单薄的农民。在工农生活状况改善的基础上,群众的政治积极性大大提高。无产阶级专政巩固了。布尔什维克党的威信和影响增长了。[2]

  与此同时,随着新经济政策的日益发展,资本主义势力也日益猖獗。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经济成分相互斗争着。

  所以,索索面临着两条道路的选择:

  要么走向社会主义,要么变成资本主义。

  关于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命运的问题。苏联的经济建设应该循着什么方向进行,循着社会主义方向,还是循着其他什么方向?我们是应当建成并且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经济,还是我们注定要为另一种经济即资本主义经济去准备肥沃土壤呢?[3]

查看余下9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