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渝:为斯大林辩诬(补充稿)
为斯大林辩诬(补充稿)
秦 渝
【摘要】从赫鲁晓夫上台到苏联解体,出现了一些关于斯大林与“列宁遗嘱”的耸人听闻的说法。这些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对斯大林的污蔑,至今流言不断,应该肃清。
目 录
一、列宁的“遗嘱”
二、斯大林篡改了列宁的“遗嘱”和文章?
三、列宁为什么说斯大林“太粗暴”,甚至提出要“断交”?
四、斯大林对列宁进行信息封锁?
五、斯大林几次提出辞去总书记职务
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个人的遗嘱像“列宁遗嘱”(《给代表大会的信》)这样广受关注,影响久远。原因是“遗嘱”的最后一部分说斯大林“太粗暴”,要求想个办法把斯大林从总书记职位上调开。虽然列宁的这个愿望没有实现,但自从赫鲁晓夫上台到苏联解体,不论是在苏俄还是在中国,一些关于斯大林与“列宁遗嘱”的耸人听闻的说法十分流行,其中主要有:斯大林篡改列宁的“遗嘱”和文章;斯大林“辱骂”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斯大林对病中的列宁进行信息封锁,等等。这些耸人听闻的说法是不是历史事实呢?让我们从列宁的“遗嘱”说起。
一.列宁的“遗嘱”
1922年5月底,列宁因脑血管硬化第一次严重发病。12月12日,列宁最后一次来到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然后就回到了他养病的哥尔克村。12月13日,列宁两次发病。12月16日, 列宁的病剧烈发作。在此后的几天里,他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右臂和右腿不能活动。列宁清楚地意识到病情危险,因而决定口授一系列札记,把他认为“最重要的”想法和考虑写出来 。
12月23日,列宁请求医生允许他口授5分钟,用速记记录。得到允许后,列宁叫来沃洛季切娃,对她说:“我想向您口授一封给代表大会的信,请记吧!”接着口授了《给代表大会的信》的第一部分。次日,列宁表示希望继续口授,如后来玛·伊·乌里扬诺娃所说的,由于医生们反对,列宁提出了“最后通牒”:允许他每天哪怕用很短的时间口授他的《日记》(列宁这样称呼自己的札记),否则他就完全拒绝治疗。在列宁的坚持下,医生允许他每天口授5—10分钟。后来,列宁的健康状况逐渐好转,医生允许他每天口授30—40分钟。尽管身患重病,但列宁头脑清楚,思想明晰,依然保持罕见的意志力和乐观主义精神。直至3月6日健康状况再次急剧恶化时止,他实际上仍然不断工作,口授札记,为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做准备 。下面就是列宁分四次口授的《给代表大会的信》 :
(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