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国空军为何没有大作为?

2024-10-03
作者: jyk_123 来源: 红歌会网

  1928年,“东北易帜”后,蒋介石名义上统一了中国,即设立军政部,统一管控全国陆海空军行政权,中国空中单独成军。1931年初,国民政府初步整编了13个驱逐机队、8个侦察机队和4个轰炸机队,形成了涵盖驱逐机、侦察机、轰炸机等不同机种的部队架构,以及相应的电台、修理厂等配套作战体系。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经常遭受国民党飞机的狂轰滥炸,死伤惨重。

  1931年“9.18事变”前,仅东北军就拥有300架飞机、100多名飞行员。1936年,国民政府发起了全国规模的“献机祝寿”运动,全国各届人士踊跃捐款,甚至大中小学,寺庙道观的和尚、道士、尼姑都被迫捐款,按当时的国际购买力计算,这些捐款足够买1300余架美国、德国生产的先进飞机。

  但在1931年的淞沪战役中,国民党不仅没有出动战机炸沉日军停泊在吴淞口外的航空母舰,而且参战的飞机仅有32架,而日军却出动了300余架战机,此役中国空军大败,损失战机6架,上海闸北繁华之地,变成了瓦砾之场,中国军民死伤1.3万余人,财产损失约市值20亿元以上;日本空军仅损失战机4架,就迫使蒋介石南京政府签订了屈辱的《淞沪停战协议》。从此一直到抗战结束,中国空军再也没有发挥过大的作用,导致抗日军民经常遭受日本战机的狂轰滥炸,国民党军队处处被动挨打,国民政府丧师失地,一退再退。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令人非常沮丧的局面?

  一是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反动政策所致,撤退空军,尽量避免与日军作战,保存实力,目的是为了决胜于内战。

  二是蒋介石认为倘若炸沉日本航空母舰或其他舰只,必然扩大战事,突破了预定的“自卫”底线,不利于国联调停。既然南京政府都无意与日军作生死大决战,肯定不会让中国空军多此一举。

  三是“9.18事变”爆发后,张学良奉行蒋介石“绝对不抵抗”反动政策,致使东北空军260架飞机全部被日军缴获,东北全境陷入日寇铁蹄之下。

  四是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空军仅有的305架飞机,也因机型落后陈旧,飞行员训练不足,配置不合理,后勤保障不到位,战损维修困难,大部分战机经常性“趴窝”。

  五是全国民众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捐献的巨额购买飞机款项,被宋美龄存入美国纽约银行个人帐户吃利息,中日战争爆发后,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中立,对中国实行武器禁运,购买飞机成为幻想。

  六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仅3个月时间,中国空军作战飞机从305架只剩下81架,几次空战后就消耗殆尽,不得不依靠苏联援华飞行大队和美国陈纳德“飞虎队”的短暂援助,(苏联低息贷款2.5亿美元给中国购买战机,又派出志愿航空队,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共有236名苏联飞行员与日军作战时牺牲。美国高薪募雇陈纳德“飞虎队”,飞行员每月600美元,队长750美元,机械人员350-400美元,每年30天带薪休假,外加每月30美元生活津贴,另每击落一架日机500美元奖金。“飞虎队”1941年8月组成,但由于飞行员大多为运输机、轰炸机飞行员,进行了几个月的训练,直到1941年12月20日才开始第一次空战。不到一年之后,即1942年7月4日,“飞虎队”解散并入美国空军第十航空队,很多“飞虎队”飞行员嫌美军薪水低而选择回国。)到了1941年,仅余65架飞机,难以为继,不得不开始实施“避战策略”。

查看余下3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