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跃进(一)

2025-02-12 1175 1
作者: 煜芝 来源: 红歌会网

  目录

  1.大跃进这一名词的由来

  2、大跃进发动是物质基础使然

  3、多快好省路线的产生及实施

  4、大跃进开始的时间

  5、大跃进始于扩大水利工程

  6、千斤县从赵紫阳开始

  7、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兴起

  8 、浮夸风的由来

  9、放卫星一词的由来

  10、官员的论证

  11、科学家的论证

  12、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时间

  13、李达对农业大跃进看法

  14、大炼钢铁的人数

  15、大炼钢铁的情况及影响

  16、人民公社的特点

  17、教育制度的革命

  18、卫生大跃进

  19、1959年初的农村形势

  20、人民公社

  1.大跃进这一名词的由来

  1957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伟大纲领》为题的社论一文“要求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内大多数合作社的生产和收入赶上或者超过当地富裕中农的水平,要求有关农业和农村的各方面工作在十二年内都按照必要和可能,实现一个巨大的跃进。实现这些目标,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的面貌将焕然一新。”正式向全党、全国吹响了大跃进的号角。也是第一次以号召的形式使用跃进一词。

  2、大跃进发动是物质基础使然

  从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后进国家的发展都有一个赶超的紧迫感。对处于资本主义包围形势下的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列宁在1917年就提出:“或是灭亡,或是在经济方面也赶上并且超过先进国家。”斯大林在1931年也说:“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他还强调:“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高速发展战略,虽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终究使苏联在短期内实现了由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时,伟大的毛主席写下:我们现在只能造桌子椅子,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都不能造。因此,从1953年起实施的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走的就是苏联工业化的赶超型道路。

  3、多快好省路线的产生及实施

  从1955年批判农业合作化的所谓「小脚女人」开始,毛主席逐渐形成社会主义建设有两种指导方针的观点:一种叫多、快、好、省;另一种叫少、慢、差、费。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毛主席揭露了斯大林所犯的严重错误, 决意要走出一条较之苏联更快的路,但在党内却受到了刘、周等人反冒进的阻挠。毛主席在取得反击资产阶级「右派」斗争的胜利,又在1957年莫斯科会议上获得极高声誉,并向全世界宣告十五年赶超英国之后, 深感要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首先要使中共党内的思想,尤其是党的高层思想统一到多、快、好、省上来。

查看余下8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