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 知识、技术与资本主义时代的印度棉农

2022-08-16 776 0
作者: 小结knottie 来源: 结绳志

  文编者按

  对于农民来说,一颗种子是一个无法收回的选择:农民在种子生长的过程中对它们进行照顾,希望它们能带来产量、利润和美好的生活。

  在南印度的泰伦加纳邦,关于种植哪种棉花种子这个看似简单的决定,已经成为关乎农业未来的两个相互排斥的观点的中心:转基因棉花还是有机棉花?普渡大学人类学教授安德鲁·弗拉希斯(Andrew Flachs)的新书《培养知识:生物技术、可持续性与印度棉花资本主义造成的人类代价》揭示了新技术对农民产生的“去知识化”的影响。

  本文是基于对《培养知识》一书的读后评论,作者Astro梳理了后殖民时代的印度棉农如何深度卷入全球资本主义生产链条的历史,以及在农业危机的背景下,转基因棉和有机棉种植项目如何以“救世主”的形象进入当代印度的棉花种植产业。新的种子、知识、灌溉技术、金融形态如何与当地社群文化交织在一起,影响着棉农的生活?这幅展开的植棉图景也启发我们在新的尺度上去看待棉农的福祉,并反思唯技术论的农业发展观。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结绳志”,感谢结绳志和本文作者对食物天地人的支持!

  作者|Astro

  2016年,微信公众号“人物”分享了一个图片故事,透过印度摄影师Harsha Vadlamani的镜头去窥见:没有水,这片土地上的生命是如何生活的?

  数年的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庄稼枯死,债务缠身,Harsha听说,“庄稼正在变成灰尘,而农民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于是他拍下了2016年3月到5月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旱灾,记录一项全人类犯罪的证据——贪婪地掠夺、肆无忌惮地享受那些从自然得来的资源,同时将灾难传递给这个世界上最穷的一群人。当有的人牢骚抱怨战争使得油价上涨时,有的人承受着资源开发导致的环境退化,对他们来说,一杯干净无害的清水,便是一份珍贵的待客之礼。

图片来源: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3519985

  三年后,安德鲁·弗拉西斯在其2019年出版的《培养知识:生物技术、可持续性与印度棉花资本主义造成的人类代价》一书中,为我们提供了更为细致的南印度泰伦加纳邦(Telangana)棉农的生活景象,农药使用造成的病痛与死亡背后,那些困扰着活生生的个体的烦恼、焦虑和压抑,也被娓娓道来。

  接下来,我将从历史概况、棉农的生活景象、棉农福祉三个方面,展示本书的主要内容,并反思弗拉西斯从身份出发讨论福祉的局限性。

查看余下8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