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继续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使基层中医药服务基本全覆盖
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题: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再“升级”
新华社记者李恒、田晓航
基层中医药服务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基础保障。
全国备案中医诊所超2万个、八成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人民群众“方便看中医、看上好中医”的公平性、可及性和便利性得到明显提升。
“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 健全优质高效服务体系
支持约850家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开展500家县级中医医院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和全部原贫困县中医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赵文华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山东省济宁市完善“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四川省兴文县实施“中医药+健康”活动,为不同人群定制健康管理服务包……近年来,基层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攀升,各地在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方面“实招”频出。
2021年7月11日,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治未病中心医师在为小朋友贴三伏贴。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此外,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对于支撑保障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国家级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已接入1.62万家中医馆,完成接诊病人约1576万人次。
赵文华说,下一步,国家中医药局将继续会同各地、各有关方面深入推进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应用,支持各地加强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建设,推进平台软件本地化升级改造,扩大联通范围,更好地提供中医药服务。
多渠道拓展专业人员“供给量” 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根基
加大本科“订单定向”委托培养力度;支持退休中医医师和中医专长医师到基层执业;组织基层人员与中医医院专家建立“师承式”关系……近年来,湖南省加快“中医药人才进基层”推进行动,促进基层中医药服务可持续。
多渠道拓展专业人员“供给量”,是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关键所在。“十三五”期间,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中医类别医师总数为18.39万人,比2015年增加2.75万人。
2022年4月27日,学生在贵州省黔西市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中医护理技能实训。新华社发(范晖摄)
首先希望这一举措,能使中医药在防治新冠疫病中再展宏图!!!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内生的医药学文化成果,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也是未来的——因为它的本质是一个在时空间中不断动态发展、拓展的文化成果。
这本是由中华人一脉创造、传承、发展、拓展过来,并用以保障中华人自身在时空间里的壮大过程中的生存安全和发展利益的东西。
是需要保驾护航好其存续和发展、拓展的利益和安全的。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内生的医药学文化成果,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也是未来的——因为它的本质是一个在时空间中不断动态发展、拓展的文化成果。
这本是由中华人一脉创造、传承、发展、拓展过来,并用以保障中华人自身在时空间里的壮大过程中的生存安全和发展利益的东西。
是需要保驾护航好其存续和发展、拓展的利益和安全的。
首先希望这一举措,能使中医药在防治新冠疫病中再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