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的深层次含义与人生哲学

2024-07-08 489 0
作者: jyk_123 来源: 红歌会网

  ——读何妨呐《河南农村旱灾情况考察报告》有感

  “用精选上等牛肉,和辣椒、芝麻、桂圆、核桃、花生、味素、冰糖八种美味一起熬…又辣又香,接着熬…熬啊熬,终于熬成了阿香婆花生香辣酱,口口留香老滋味,就是我阿香婆。”这是上世纪90年代“阿香婆”品牌的标志性宣传广告,它不仅体现了“阿香婆”的制作过程,寓意了品牌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形成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才能打开市场和销路,而且也蕴涵了“阿香婆”从西安宝石轴承厂到西安太阳食品厂,再到西安太阳食品集团公司,几度沉浮、孤注一掷后的探索、创新与艰辛。

  好的中药膏方熬制必需经过七大关:配料浸泡、煎煮、浓缩、收膏、灭菌、盛装与收藏七大步骤,当中包含几十道工序,每一道工序均有严格的要求。如药材需经过12小时的浸泡,武火煮沸、1小时文火、3小时微火后,三滤三煎,浓缩期间随时撇浮沫不断搅拌,灭菌处理使保质期从3个月延长至1年等等,有一个细节不到位都可能影响膏剂的疗效。

  煎煮中药一般要经过清洗中药、泡中药、煮中药、过滤药渣,留下药汤服用这五个步骤。煮中药是其中关键的一环:一般先用大火煮开,煮开后再用小火熬煮40-60分钟。为了充分利用和吸收药效,首次煮完中药后将中药过滤出药汤,剩下的中药渣再加入适量的水,第二次熬煮,熬煮30分钟后倒出药汤服用,药渣才能扔掉。

  不论是传统美食,还是中药“练”制与煎煮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熬”,需要文火慢炖、慢煨、慢熬,实质上就是时间、精力与责任、耐心、细心的持续与坚守。

  人生又何尝不是一种漫长的熬呢?十月怀胎是熬,是在劳累、提心吊胆与痛苦之中煎熬,熬什么呢?熬新生命与未来的希望。种庄稼、栽果树是熬,是在犁地、播种、施肥、除草、灌溉、收获等各个环节,是在田间地头日日的不辍的辛勤劳作,是在汗水伴随着精管细作中熬,熬什么呢?熬的是丰收的喜悦和希望。求学是熬,是一堂接一堂课的熬,是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到研究生和博士后近三十年孜孜不倦地熬,熬什么呢?熬知识、思维、视野、智慧和技能的积累。工人做工也是熬,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单调与枯燥循环重复之中的熬,熬什么呢?熬的是岗位的操守与履职。

  还有一种变味的怪异熬。有这样一则笑话:“只要你在三十年代和鲁迅握过手,和郭沫若合过影,与王伯沆、黄侃、刘文典、熊十力、钱穆、王国维等一众元老留过念,把知道你底细的人都熬死了,你再不学无术,只要你能活到现在,也能混一顶‘国学大师’的帽子。”这就是中国职场和官场传统的“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的现象,即:熬胡子、熬资历、熬地位。这种人熬成婆婆以后,也可能会熬掉当媳妇时的懒散、刁蛮和任性,变得勤快、豁达、开明起来;也许会变得尖酸、刻薄、执拗起来,也许经常会使唤、支配、掣肘、压制,甚至虐待媳妇。

查看余下4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