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男:漂浮人家 三十二
时值初夏,黎明即起,洒扫庭除。陪着我的是院子里的阵阵暖风,薰薰青草。让人提不起兴致的是天空有些晦暗。爱妻昨天回城,办完事情天就晚了。因为上次的大雨冲坏了一些路面,还没有修完。路面上有一堆一堆的沙石堆放着,照明也不是太好,晚上自己开车有危险。看时间又错过了公共汽车的末班车,就留在城里了。原先这里的公共汽车每天有八班,减了四班以后,还是时不时的就让人有包车的感觉。有时从城里过来的末班车,从头到尾就一个乘客。人是越来越稀少了,社会生活成本眼见得也是越来越高。车都没人坐了,公共汽车公司还在坚持开行,亏损是避免不了的。恐怕早晚也要另想办法。至于有人看见公共汽车公司经营的困难,因为感激和怀念其曾经提供的方便和帮助,就故意坐次车,以示没有忘记自己可能还有一颗感恩的心,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当然,公共汽车司机的回应,也一定是客气有加千恩万谢的。如果您去坐车,司机会像说相声似的,妍词绮句口口声声的,说乘客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司机会一路上嘘寒问暖的陪您聊天。最后到站了,不但不让您买票,因为聊得开心,还可能给您几块零花钱。类似的事情,是几个月以前,当地曾经嚷嚷要家家通煤气,有关方面来宣传安装煤气的好处,说是减少雾霾,整洁卫生,生活也上档次。结果老百姓的反映是有一搭无一搭,随便。你给装上煤气我也使得起,不装也没意见。老百姓说,这里从来也见不着雾霾。空气好的不得了。联合国的专家来考察过几次,是谁都知道的事情。说空气当中有人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和能量元素,肚子饿了使劲吞几口空气就能解决问题。这个说法还上了电视和报纸。这样的好事,是当地人的骄傲。跟其他地方的人说起来,都是意得志满神采飞扬的。之所以现在还有人偶尔做饭,纯粹是跟自己客气。有了什么好事情就找茬自己犒劳自己。如果有什么新鲜没吃过的东西,连吃几顿也没关系。毕竟老辈人传下来的吃饭的习惯,不是一下就能全改革掉的。听说有关方面在挠头,这里地广人稀的,安装成本非常高。如果安装了却没人使用,什么时候能回本儿,难说。可是如果不安装,又和建设新农村的规划有抵触,此事迟迟没有下文。
我一个人,不愿意再做饭,就吃了块红薯,又从爬墙的莴笋秧上摘了根鲜莴笋啃了几口,凑合了。趁着领导不在家,赶紧拿起二胡拉几段。我在家里是必须服从领导的。领导不让我拉那些有悲惨感觉的曲子。像《江河水》,《二泉映月》《病中吟》一类的,因为我这个人,有时候表现的有些多愁善感,联想又比别人丰富些。经常自己演奏到半截,就眼泪婆娑的,别人看见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以为我心里有什么痛苦和委屈。爱妻倒是明白,那是又联想起万恶的旧社会,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心又泛滥了。唉,谁让咱多少也算是个上了岁数的人呢,对历史上老百姓的不易,想想也是可以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