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党委书记

2022-01-14 1936 0
作者: 深山野叟 来源: 红歌会网

  甄书记要调走了!

  怎么这么快就要调走了呢?说的说是升职了,要调到县里去当大官,说的说是因甄书记没能做好工作,降了职,调到别的乡任副乡长去了。当然,都是传言,乡政府里的人都不知道为何调走的,老百姓又咋知道呢?

  不过,青云乡十二个村,凡是知道了这个消息的人,无不惋惜,而一村一队的社员,又特别是因新修乡政府而搬迁了那五家人,尤其感到遗憾和留恋。

  乡干部调动,关社员啥事?现在的乡干部,别说连乡政府四近的老百姓都不认识,就是认识的人,见了乡干部,也等于见了陌生人,甚至还要躲远点儿。可是,那个年代的干部,那就不同了,而那个年代的关心民众疾苦的干部,民众可是真心爱戴呢!

  那是七十年代中期的事情了。

  青云乡新调来个乡党委书记,叫甄爱民,四十多岁,瘦高个儿,鼻梁很高,双眼有神,平时在乡政府里时,爱穿一身草绿军装,就有人说,甄书记原来是个军官,是营教导员呢。逢上下田进地时,就换上旧蓝卡叽中山装,和村干部没啥两样。

  党委书记,是乡里最大的官,乡长都是在书记领导之下呢。可甄书记与他的钱任贾书记相比,就显得不太像个青云乡的大官了,他见了任何人都和和气气的,和人交谈时,总是面带微笑。他这样对待当村干部队干部的人,也就罢了,可他对穿得巾巾吊吊的穷老大爷穷老太婆,见了面也是笑盈盈的,没一点架子,走到哪里,老百姓都不畏惧他,还要和他打招呼。

  甄书刚来时,也就是让人觉得他和蔼,没架子,其他也没啥。但久一点,人们对他就刮目相看了。

  每逢农忙,甄书记不仅要动员全乡各村的干部要抓好每个生产队的农时,还亲自扛上锄头,背上斗笠,带领乡干部们去疏通渠道,联系水库管理处,为了水不被别的乡从渠道上游给偷放了,还亲自带队守水。这些活儿,以前贾书记也要抓,但一安排下去,他自己就在办公室里指挥了。

  逢上下暴雨,抢险抗洪的人堆里,一定有甄书记。那些偏远落后生产队,在农忙季节,总看得见乡干部今天帮助这个队插秧,明天帮助那个队播种,而在队里和社员一起干活儿,中午自然不便回乡政府吃饭,就在队长家或社员家吃午饭,但吃了饭,每个人都要付三毛钱和三两粮票,决不白吃。因为书记都处处走在头里,所有乡干部都以甄书记为榜样,干群关系就比以前更为亲密。

  甄书记来后青云乡后的第一个春天,碰上了区政府下达指标,要每个生产队种三到四亩芦笋,说是为了发展经济,而且要求立即落实。乡长就把区里的指指贯彻下去,可马上就遇到了阻力。甄书记就下到生产队了解情况,原来村干部要求拔掉胡豆或碗豆种芦笙。这时,胡豆和碗豆再过五六天,就可以吃青豆了,可这时拔掉,就只能收一把青草,各队都不愿意毁掉就要吃到口里的豆子。甄书记回到乡政府,组织开会,讨论这个事情,乡长、副乡长都主张执行区委的指示,拔掉青豆苗种芦笙。甄书记就耐心给乡政府的人讲道理,特别强调社员们普遍口粮不高,荒月还要饿饭,这时要能再过几天种芦笙,每个社员就能多分到几斤青豆呢!青云乡最后决定,暂不种芦笋,等到收了青豆再种。于是,人们知道了是甄书记下令不拔掉青苗的,无不交口称赞。

查看余下7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