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篇系列小说之三十七篇 树阴与福荫

2022-03-29 868 0
作者: 颂明 来源: 红歌会网

  自打进入爷爷梦乡去波恩会见顾彬之后,小龙越发地佩服爷爷的学问了。今天语文课堂有同学提问,说他上小学一年级时学杨万里诗《小池》第二句是“树荫照水爱晴柔”,可现在他弟弟的课本印的却是“树阴照水爱晴柔”,老师还特别强调写“荫”是错的。为什么课本不一样了呢?这“阴”和“荫”到底有什么区别?老师解释了半天,一会儿说版本不同,一会儿说两个字有时是通用的,结果大家不但没明白反而越听越糊涂了。小龙特意回来问爷爷。他相信爷爷肯定能讲明白。

  爷爷捋了捋胡子:“你要不是问我恐怕还真没人能讲清楚。小学课本也变来变去。到目前为止字典也没讲清楚。老师无所适从,当然讲不清楚咯。”

  “听你这话的意思只有你能讲清楚?”

  “嘿嘿,我还真就能够讲清楚。”在孙子面前,宋老头向来不谦虚。

  “快说来听听。”小龙急切地问。

  “简单地说。荫即可作名词,也可做动词。作名词用时同阴,意思是遮住日光所形成的阴影或者阴影笼罩的范围,如树荫与树阴是同一意思。古人一般作树阴而不作树荫,现在可以通用,都读平声。荫做动词用的时候,是庇佑、遮盖、繁殖之意。读去声。常用词组有封妻荫子、庇荫、福荫子孙等等。民间还有俗语荫种。”

  小龙茅塞顿开,竖起了大拇指:“高,实在高。这下我真懂了。名词通用,动词去声。字典要是这么写多明了啊。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不这么写呢?”

  “因为字典是人编的。是人都有局限性,专家也不例外。因此字典也要不断修订。当然,字典的修订除了勘误之外,主要还是因为语言也是不断发展的。”

  “爷爷,我还有一事不大明白。你都是70多岁的老人了,怎么记忆力还这么好,懂的知识比我们老师还多,这是怎么回事呢?”

  宋老头看了小龙一眼:“刚才我不是说过了吗?这都是祖上的福荫,家学渊源啊。”

  “祖上福荫,家学渊源?”小龙挠了挠脑袋,“我还是不大明白,能不能讲得具体一点?”

  “龟孙子。跟爷爷一个样。一根筋。”宋老头笑了,“祖上福荫是指上一辈会把他们的聪明才智转化为基因遗传给下一代,家学渊源就是家庭文化氛围对子女后天成长的影响,两者合起来就是家族香火。比方说我每天给你讲故事,实际上就是在传递我们家的书香气。你在老辈人所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我们家族的香火就生生不息,一代更比一代强。”

  “爷爷,不是我要怼你啊。我觉得你这话也不完全对。”小龙望着爷爷说。

  “嘿,刚才我还在表扬你呢。转眼就犯呛了。说吧,我哪儿不对了。”

查看余下5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