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五一节,看《春满人间》
01
五一节,终于结束了一场疲惫,却也令人兴奋的“授课之旅”,可以休息几天了。
犒劳自己的方式,就是看一场老电影。这一次,我选择1959年上映的《春满人间》。
“人民电影”时代的电影,只要能沉下心来看,就总是能够收获一份惊喜。
导演桑弧把这部电影拍得清新、优美、阳光,五十年代的社会主义新上海,在镜头中显得朝气蓬勃,到处充满着青春活力和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爱,这和新锐导演章子怡在她的《诗》中用“阴间滤镜”表现新中国截然不同。
《春满人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1958年,炼钢工人丁大刚(卫禹平 饰),在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中遭钢水烧成重伤。为抢救丁大刚,东华医院紧急动员,由外科主任范纪康(白穆 饰)邀请专家会诊。
白教授(郑敏 饰)引证欧美国医疗文献资料,强调病人烧伤面积过大,无法治疗,范主任也流露畏难情绪。旁听会诊的钢铁工人梁世昌(中叔皇 饰)不同意这种消极看法,他的发言引起党委书记方群(白杨 饰)高度重视。方书记认为,西方国家文献资料并不能证明就是完整全面的科学总结,人的因素才是决定性的。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医院和全社会努力下,一场抢救丁大刚生命的战斗打响了。坚强的丁大刚向组织保证,只要能活下去,哪怕是残废了,也要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丁大刚的乐观与坚强激励了广大医务工作者,大家都积极献计献策,战胜了多次病情突变的危险,终于使丁大刚起死回生,重返工作岗位。
02
除了画面优美,《春满人间》的另一个特点,是许多对话具有思辨性、理论性,但毫不枯燥。
比如,当白教授振振有词的宣称,根据美国的统计资料,如此严重的烧伤,死亡率是百分之百时,方书记却针锋相对地指出,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医学科学会有不同的结果。她说,在美国,遭受如此严重烧伤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是一线的工人,而美国的社会制度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会全力抢救工人,所以死亡率必然会很高。
再比如,在治疗过程中,丁大刚的右腿突然遭受绿脓杆菌的严重感染。范主任为保住病人生命,力主锯腿,方书记则支持另一些医务人员培养噬菌体,寻找消灭绿脓杆菌的新疗法,力争不锯腿。
一位年轻的医生担心地问方书记,“不锯腿的话,万一救不活他,党的威信怎么办?”方书记则沉静地回答,“党的威信在于真正为人民负责!”
这句话,今天听起来仍然令人感到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03
电影《春满人间》是根据真实事件创作的。
丁大刚的原型叫邱财康,1928年生于崇明,1951年被招进上钢一厂,1956年转炉到上钢三厂,是一名优秀的青年炉长。
是要流血的
什么样的民出什么样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