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 评《解密》:陈思诚如何讲述新中国往事?
“观众只看到一个光明的、温暖的时代的结束,一个冷酷无情的、充满压迫感的时代的到来。”
作者|郭松民
01
有人说,陈思诚的新片《解密》,有点像《奥本海默》。
是的,有一点。陈思诚想致敬《奥本海默》的意图是很明显的,但没有拍出奥氏的矛盾与纠结。
还有人说,《解密》有点像《美丽心灵》。
是的,也有一点。但是陈思诚没有拍出数学家纳什的痛苦与意志。
实际上,《解密》像很多电影,比如《盗梦空间》、《爱德华大夫》等,但都仅得其表,不得其魂,所以还是四不像。
不过,说是四不像,却还有一像,即很像2014年吴宇森执导的《太平轮》。
《解密》和《太平轮》的共同之处在哪里呢?
那就是都把1949年的解放,表现为一场沦陷。
在《太平轮》中,即将在人民革命的洪流中获得新生的中国大陆,成了一块人人争相逃离、马上就要被铁蹄蹂躏的混乱之地,而蒋介石盘踞的台湾,反而是暴风雨停歇之后的平静故乡。
在《解密》中,从1937年到1949年这段时间,容金珍虽然是一个有心理疾患的孤儿,但他始终生活在非常有爱的环境中,生活上无忧无虑,心理上被人呵护,数学天分也备受重视,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开发。
解放前的南京,在陈思诚暖色调的镜头中,像是好莱坞经典爱情片中浪漫、温馨的美国城市,人人都健康、快乐,男人西装革履,女生典雅美丽,生活充满阳光和希望。当年在国统区各大城市爆发的声势浩大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以及因为美军士兵强奸北大女生沈崇而引发的反美抗暴运动等等,连影子都看不见。
但这个乌托邦一样的所在,却随着南京“被XX党占领”(《解密》字幕)而毁灭了。
陈思诚用和《太平轮》一样的手法,来表现南京的“沦陷”——似乎巨大灾难就要降临南京,所有的人都在一片混乱中四散逃命,法律和秩序解体了,酷似《乱世佳人》中,南军撤离,北军即将进占的亚特兰大。
陈思诚是吝啬的。尽管《解密》全片长达近两个半小时,是今年暑期档最长的影片,但陈思诚不肯用哪怕一句话、一个镜头,来正面诠释一下“解放”的真实含义——压迫者被推翻,帝国主义被赶走,人民站起来了,等等。观众只看到一个光明的、温暖的时代的结束,一个冷酷无情的、充满压迫感的时代的到来。
陈道明饰演的“老郑”,在《解密》中,无疑是革命者与新中国的人格化——他总是一袭黑衣,室内也带着墨镜,面无表情,神秘莫测,缺乏安全感。在他戒备森严的办公室里,还有着密室和暗道。他决定了容金珍(刘昊然饰)的命运,但容金珍直到最后,也不知道他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