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裂》在今天青年中的反响

2024-08-19 5791 11
作者: 郭京春 来源: 人境网

  《决裂》可以说是典型的文革电影,距今已40多年。我组织观看的同学都是青年人,对影片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一提“决裂”二字,不啻一石激起千层浪——“宣言”、“共大”、“理想”、“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改革开放”、“苏联解体”、“市场经济”、“告别革命”……真可谓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啊。社会急剧变化,时间大步向前,一代又一代青年长大成人。当年的历史壮剧也渐行渐远。今天的青年在几乎是全新的环境下成长,和当年已经是那样的隔阂,那样的陌生。在改开的大背景下,如果他们看到典型的当年景象会作何感想?会极为反感——如自由派的逻辑推断的?会无动于衷——如后现代派的逻辑认为的?会理解不了——如大多数中老年人直接想到的?我对此可说是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

  影片开始放映了。

  龙国正、曹校长、孙子卿,“手上的老茧就是资格” 、“马尾巴的功能”,“共大赞歌” ……一切的一切都如1976年一样,完全再现在了青年人的面前!哗然,哄笑,惊叹,议论纷纷……影片结束了。

  有意留出了半小时,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真实反映,现场发纸,我让同学简要写下观后感。下面照录部分原文,并作情况介绍:

  王同学写道:“今天有幸看到了《决裂》这部影片,感受颇丰。剧中‘马尾巴的功能’这种经典的对白在上学的时候就听过父母亲谈论。这部影片虽然演员们的表演在我们看来多少有些做作,却真实地反映了毛泽东时代的教育革命实况。影片中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建于大跃进时期,影片中反映的教育领域的新事物是值得肯定的。贫下中农阶级也可以接受教育。这是一种进步,而且将科学文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使得教育的性质和目的有了进一步的转变。这是一部堪称经典的影片。”

  “这部电影让我深受感动。虽然那个时代离现代有一段时间,那个年代经济并不发达,可我认为共大的理念,龙中校长的教学理念仍让我向往。我觉得共大的某些理念甚至比现在还要先进。学生学习不能一味追求分数,学校教学也不能一味苛求分数,学习要运用到实践,真正用到可以建设社会……”

  学习财务的肖同学写道:“电影中的龙校长积极倡导学生们把知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可以说是真的让学生们学以致用,尤其是龙校长那句‘我们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给人以很深刻的印象。”

  岳同学写道:“看完《决裂》后我觉得对我的震撼很大。影片中的许多观点是我所不能理解的,许多名词也是我从没听说过的,比如‘三自一包’等等,但其中也有我觉得很对的地方,比如让学生到田地里学习,从实践中获得知识,这也许同样是我们现在大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只知道死读书,读死书……其中深深感动我的,就是那些贫下中农的学生。虽然文化水平低,但思想觉悟却是片中那些所谓文化人甚至是我们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大学生所无法比的。那觉悟就是学了知识之后要为社会服务,并非是为自己。这也让我开始质疑我们的教育制度了。当然这个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并且非常棘手也是许多专家头痛的问题,非常复杂,非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我也只能衷心祝愿在不久将来能解决。”

查看余下5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