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诞生的战士,《明日方舟》基于东方学对革命者艺术形象的建构

2023-01-27 1507 0
作者: 湘南英杰 来源: 红歌会网

  “被诞生”的战士----聊聊上海鹰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游戏《明日方舟》创作者基于东方学对文艺中革命者艺术形象的建构

  《东方学》书影

  东方学【Orientalism】

  东方学,或称东方主义,指的是西方人在西方的知识框架,制度和政治/经济政策中,甚至是基于单纯的无知,长期积累的,一种将东方假设并建构为异质的,分裂的和“他者化”,猎奇性的思维。在这种思维方式中,东方成为了西方欧洲,尤其是基督教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圈,物质文明和文化的从属与内在组成部分,是欧洲自我得以建立的他者。对于欧洲而言,这个东方既不是欧洲的纯粹虚构或奇想,也不是一种自然的存在,而是一种被人为创造出来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蕴含着漫长历史积累下来的物质层面的内容,属于西方单方面建构的产物,旨在为东西建立一个明显的分野,制造主奴的从属式关系,从而突出西方的优越性。西方“认识东方”本身,包括历史学,社会学,文学,人类学,尤其是语文学的东方研究,都是西方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努力的一部分。东方主义延伸了对西方认识论的后结构主义批判,扩展了其地理和历史范围。实践中的东方主义,通过构建出“他者”,稳定了“欧洲”的定义。东方主义创建了对比性,基于二元对立【理性/非理性,心灵/身体,秩序/混乱,温和/暴力,谦卑/傲慢】,稳定了欧洲的焦虑。爱德华·萨义德强调,组织,分类关于东方知识的过程,也是东方主义保持西方权威的手段。

  东方主义这种对象化,本质化和刻板印象的方式处理,二元对立化的表现比如:

  敌视【Xenophobic】:专注于他者的威胁性和可憎性【如暴君,专制极权主义,原教旨主义,恐怖主义等,东方男性成为猥琐,堕落,无耻且被妖魔化的对象】

  异域【Xenophilic】:关注他者具有吸引力的一面【如后宫,闺房,奇装异服等,东方女性被描绘成为驯良,顺从,任人摆布且颇具异域风情】

  1978年,萨义徳《东方学》的出版,标志了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兴起。该著作主要讨论西方的东方主义文本,如何建构出了一个比东方更“东方”的“东方”。东方被殖民地区的人民,会以西方的想象来构建自身,而无法认同自己。萨义徳在这里十分依靠福柯的“话语理论”:世界与其说是直接呈现出来然后再被言说的,倒不如说是通过言说才开始呈现的。书中萨义徳认为,文化是身份构建的核心,而殖民者的优势文化,就会通过种种隐秘的渠道,来构建被殖民地区人民的身份。西方所谓的“东方学”谈论的仅仅是西方认知下的东方,而绝不会涉及东方“本来的样子”。后殖民主义理论家斯皮瓦克则认为东方,或者至少是东方的庶民,是没办法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的,与其说是不想谈论东方,倒不如说是已经无力谈论东方。萨义徳认为谈论东方的本质是就恰好掉入殖民者东方主义言说的话术陷阱中,这使得反抗后殖民情况变得异常困难。

查看余下7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