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健:隔海相知二十年——追忆与魏子云先生的相识、相交
作者按:拙文《邂逅马英九》在红歌会揭载,有读者问:《魏子云欧阳健学术信札》是怎么回事?李寿菊又是谁?台湾《国文天地》2015 年 7 月号的《隔海相知二十年》,会告诉相关情況。又,原题《台湾108天》,计算有误,应为《台湾110天》。
隔海相知二十年
——追忆与魏子云先生的相识、相交
欧阳健
一九八五年六月徐州首届《金瓶梅》学术讨论会上,第一次听说魏子云先生,发言者或引他的材料以为博,或驳他的见解以为能,方知是台湾研究《金瓶梅》的大家;不想他读《中华文史论丛》一九八五年第三辑〈《三遂平妖传》原本考辨〉,对拙见颇加赞赏,更不想会与他建立起亲密的联系,成了他在大陆“最惦念”的学人。
一九八八年十月八日,在敦煌参加第四届中国近代文学讨论会上,黄霖先生交给我一个大信封,说在日本遇魏子云先生,托他带来给我的。打开一看,原来是李寿菊的硕士论文《三遂平妖传研究》,〈绪言〉说:
……当老师交给我欧阳健先生的这篇〈《三遂平妖传》原本考辨〉,仔细阅读两遍之后,我这篇论文的立论点,便在心头闪亮了一片翠绿的沃野,于是,我的研究道路上有了前进的指标。
我给李寿菊写了回信,赞赏她的钻研精神,且发挥魏先生“兴趣是研究的原动力”,以为怀疑也是研究的原动力;在学术领域里对“常识”的怀疑,往往是重大突破的开始。信中提到江苏有召开明清小说研讨会的计划,欢迎魏子云先生和她光临古城金陵。
一九捌玖年二月二十日,收魏子云先生二月二日来信,中说:
读了您几篇论文,非常敬佩。带学生做三遂平妖传研究,还特以先生论点为行文之结构梁椽,得益极多。在此并申仰慕之忱!
三月二十二日下午三点,我们在复旦大学东苑宾馆第一次会面。七十二岁的魏子云先生,风度凝远,温和爽直。说他祖籍宿县,夫人冯元娥是江西人;我说自己也是江西人,在苏北淮阴生活了二十八年,情感一下子就拉近了。
正话是由李寿菊研究《三遂平妖传》开始的。魏子云先生说,李寿菊论文开题之后,他在图书馆汉学中心翻阅《中华文史论丛》,见我的〈《三遂平妖传》原本考辨〉,把学界早已认定的四十回本《三遂平妖传》是冯梦龙根据二十回本补作的说法,一一提出了证见,作了否定,论证肯切踏实,理路指标贯通,遂将李寿菊喊到跟前,说大陆欧阳先生这篇考辨《三遂平妖传》,你拿回去好好读一读,两个星期内写出否定的报告。过了两个星期,李寿菊噘着嘴来了,说:“老师我否定不了。”魏子云先生说:“我谅你也否定不了;既然这样,就以这篇文章作你的指针吧。”李寿菊的《三遂平妖传研究》,便是从您这篇论文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出的。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