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贵:漫话老三届
1997年秋,我在陕西电视台巧遇胡劲涛主任。胡主任说,为了纪念上山下乡运动30周年,他筹划拍摄了13集纪实片《“老三届”的故事》即将播出,让我先睹为快提意见。
《“老三届”的故事》,选取了陕西省13位“老三届”学生的真实经历,反映了“老三届”群体不同的人生命运令人感慨,发人深思,催人奋进,是展示“老三届”命运的纪实片中的经典。
“老三届”是对1966、1967 、1968年三届初中、高中毕业生群体的统称。当年,“文化革命”造成了连续六届中学生毕业后无法升学堆积学校的奇观,全国毕业未分配的城市中学生就达400多万人。造成了空前的就业压力。1968年底,伟大领袖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全国性的知识青年下乡运动进入高潮。
“文化革命”期间,全国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多达1600万人。“文化革命”后,除了个别人继续“扎根农村闹革命”外,其他的都以各种渠道返回城市,在这些“个别人”中,“老三届”占了绝大部分。
《“老三届”的故事》,选用陕西省委宣传部一位领导的一段话做片尾结束语。胡劲涛主任问我对纪实片的看法,我直言相告:我是 “老三届”最有发言权,片子筹划意识超前,视觉独特,立意新颖,手法白描,给人视觉和心灵强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播出后肯定会引起轰动效应。
“但是”,我话题一转单刀直入,“用这位领导的官话套话做片尾不合适是败笔。”
胡主任鼓励我说下去。恭敬不如从命,我向老朋友谈吐心声,将多年来对“老三届”命运的思考一吐为快。
“‘老三届’生在‘三反五反’,长在‘三年困难’,学在十年动乱,干在反正拨乱。企业改革、住房改革、教育改革、医疗改革、计划生育、机构改革等都让这些人首当其冲。下岗、待业、生活困难,不是这些人没本事,而是历史选择了这些人对中华民族发展做出的牺牲和奉献。这些人参与改革的进程,承受着改革的阵痛,也应该享受改革的成果。”
我一席话说得胡劲涛主任连声叫好,当即叫来记者田文架起摄像机,让我将刚才一番话重说一遍,用我的这段话做了片尾。我的影像下的字幕是:“长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原长安县斗门中学初六八级学生张宝贵。”
1998年春节,《“老三届”的故事》,在陕西电视台播出好评如潮,引起了千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共鸣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北京电视台破例将《“老三届”的故事》纪实片播出,再次引起轰动。谁知北京电视台播出两集后,有关部门下令停播,北京电视台只好将后11集浓缩为一集最后播出,我的那段肺腑之言依然保留作为片尾收官 。
2008年春节期间,在纪念上山下乡运动40周年之际,陕西电视台重播《“老三届”的故事》,依然好评如初。一部纪实片在相隔10年后重播,在全国罕有先例,可见策划者的超前意识精品意识,可见陕西电视台决策者的过人魅力!
2015年5月,长安县斗门中学初68级三班同学聚会,纪念共度寒窗50 周年。同学们推举当年班长的我主持聚会,望着当年十四五岁的少年如今都年过花甲,我思绪万千,将我多年对“老三届”的思考和盘托出。
“老三届”是虔诚的一代。我们“无限热爱”虔诚如神圣,“早请示晚汇报”跳“忠字舞”,手捧红宝书眼含热泪高喊“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三届”是盲目的一代。我们“无限信仰”到了极端,“绝对拥护绝对服从”,“融化在血液里,落实在行动中”。
“老三届”是狂热的一代。我们“无限崇拜”发展到狂热,响应号召“大串联”, 坐汽车乘火车或步行千里走遍大江南北煽风点火;响应号召“造反”“夺权”,将上至国家主席下到生产队长车间主任的大小干部“打倒”“火烧”“靠边站”;响应号召“破四旧”,打砸抢烧拆庙砸像烧书毁文物;响应号召“斗争批判”打骂体罚侮辱酿成万千官员专家权威名流“老九”“黑五类”等伤病残亡。我们陷入“迷信滋长狂热,疯狂催生迷信恶性循环的怪圈”,造成中华历史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空前的浩劫灾难。
“老三届”是牺牲的一代。我们“无限忠诚”到了极致,“誓死捍卫”冲锋陷阵豁出一切,响应号召上山乡下来到边疆、来到兵团、来到农场、来到农村或返回家乡。我们牺牲了学业、牺牲了青春、牺牲了家庭、还有人牺牲了生命,我们是文革牺牲品中年龄最轻人数最多的群体。这是历史对我们做错做恶做罪做孽的报应和惩罚。
“老三届”是悲壮的一代。我们长身体时遇到了“三年困难”,营养不良体质欠佳;我们上学时遇到了文化革命,荒废了学业;武斗时两派对垒棍棒刀枪坦克火炮相互杀戮,却都呼喊着相同的口号义无反顾地冲锋陷阵;毕业时不是升学就业,而是上山下乡或返乡“扎跟农村闹革命”。两三年、四五年、六七年的上山下乡生涯,是熔炉、是炼狱、是噩梦、是镀金、是财富还是无奈?酸辣苦甜咸五味杂陈,我们各有所感各有所悟各有所得。
“老三届”是奉献的一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为农村、为兵团、为农场、为边疆建设贡献出青春年华。那些留在农村、兵团、农场的城市知青和数千万农村返乡知青扎跟农村,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知青返城工作没几年,就赶上企业、教育、医疗、机构、住房等改革,不少人下岗、待业、提前退休或买断工龄,几十年积累的问题矛盾积重难返必须改革必须壮士断腕。“老三届”这个群体相当部分人工作不如意生计艰难,这不是这些人的无能和过错,而是这个群体为改革为国家为民族发展做出的牺牲和奉献。这个群群体的牺牲和奉献精神感天地泣鬼神,应该受到关爱应该铭记应该得到肯定。
“老三届”是成熟的一代。我们历经文革的风云,历经上山下乡的历练,历经改革开放的洗礼,曾经被极左毒害愚弄利用,干了许多误国害民、伤天害理的错事蠢事罪恶事。亲身经历让我们走出极左的雾霾桎梏,深知极左骗人之妙、危害之烈。更深知纠正极左之良方,在于倡导科学自由,建立民主法制,发展社会经济,推动文明进步。我们对极左有了免疫力,是政治成熟的一代。
文化革命的腥风血雨,让我们看清体制的弊端;上山下乡的经历,让我们深知农村的实际农民的期盼农业的现状;改革开放的洗礼,让我们明白改革的艰难甘甜。“迟早总要有人挨这一刀,谁让咱赶上了这个茬口!”面对逆境面对困难我们虽有牢骚却也担当承受,我们是改革的中坚。
文化革命、上山下乡和改革开放的独特经历,造就出我们纠错明理的精神、求真务实的精神、创造创新的精神和忍辱负重的精神,造就出大批奋力拼搏,成果显赫的各界精英;造就出一批熟悉国情、深知民心、勇于担当、善于开拓创新的治党治国治军的栋梁之才和领袖人物。十八大后党中央铁腕反腐深化改革啃硬骨头的决策,深得国人拥戴令世界惊叹,展现出“老三届”出身的领袖集团的超强能力、超强魄力和超强魅力。
我对“老三届”的感悟评说,得到众多学友的共鸣,大家议论纷纷道出心声:特殊的经历,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造就出了“老三届”特殊的群体。无论是党政军民学,还是工农商学兵,无论是曾为高官,还是平民,无论是富豪,还是贫民,我们的最大的责任就是将文革的真相告诉后人。
当年我辈红卫兵造反无知无畏愚蠢、过激极端和残暴惨烈的行为,是那个年代、那段历史、那股风潮、那种机制、那样环境同我辈人“急于表现、急于紧跟、急于立功的欲望”相结合的产物。不能将文革初期“批斗抄”、“打砸抢”的一切罪责都扣在红卫兵头上,当年的红卫兵也不能用客观因素去饰非己过。我辈人均已年过花甲,反思文革,反思自己,将真相告诉后人,将史料留给历史,让历史告诉未来;总结经验教训,促进健全民主和法制;愿文革遗风早日绝迹,愿文革悲剧不要重演,愿后辈不要重犯我辈的错误、过失和罪行,是我辈人留给后人最大最好最珍贵的政治遗产。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过”,承认是改正的前提,道歉是改正的动力。承认和道歉就是公开否定自己的错误,公开揭露自己的心灵伤疤,公开求得被自己伤害过的人的谅解。反思则是弄清犯错的主观客观原因和避免重新犯错的办法措施。
“文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灾难和浩劫”已经定论,长达十年的文革有它产生的政治基础、文化基础、思想基础、制度基础、党内基础、社会基础、历史基础、国内基础和国际基础。在这些基础上,文革迟早都会发生。现在,文革虽然过去了50多年,但产生文革的各种基础和土壤依然存在,值得国人尤其是决策层的警惕和警觉。
我辈人应该趁着头脑尚还清醒的时候反思文革,找出文革产生的原因和杜绝文革的措施,铲除文革的基础土壤和条件,推动改革深入发展。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为子孙后代“不吃文革二遍苦不受文革二茬罪”而发挥余热,这是我辈人对国家对民族对后人对历史的最大贡献。
50年弹指一挥间,山河巨变城乡巨变国家巨变历史巨变,文革的亲历者越来越少,历史留给我辈人的时间和资源日见枯竭。反思文革,时不我待!
老同学50年后再相聚,当年的小毛孩都已两鬓飞雪,说不完的话题道不完的感慨,惟有纯洁无暇的少年情谊铭记在心长相伴。我们相约2049年再度相会,共庆伟大祖国百岁华诞!
2018年 10月14日,长安县斗门中学初68级同学聚会,纪念初中毕业50 周年,我即席朗诵了《祝福老同学》的诗作。
2 祝福老同学
初中“六八三”,毕业五十年;
当年帅哥妹,几天成婆汉!
今日再聚会,情深意缠绵;
我有三祝福,快乐付笑谈。
一有好心态,健康基础源;
事业向前看,谦虚不自满。
名利情势钱,劝君向后看;
凡是尽力为,过后不悔欠。
奋斗人生途,攻坚克难攀;
笑对人生难,苦中寻乐观。
善待人生事,追求莫极端;
。 保持好心态,福寿乐自来。
二当老寿星,快乐过百年;
心大想得开,荣辱悲喜淡。
享受人生乐,品味香甘甜;
“三高”离你远,寿星肯为伴。
三留好遗产,精神世代传;
啥是好遗产?精神胜金山!
吾辈多坎坷,五味都尝遍;
生在“三五反”,长在困难年。
学在动乱中,干在改革年;
命运选吾辈,牺牲做奉献。
历经多巨变,清醒不茫然;
真相告后人,信史警未来!
右倾惹祸端,极左酿灾难;
求实亦创新,百姓喜欢颜。
改革开放好,国强民富源;
家庭幸福根,事业有成天。
短暂四十载,跨越数百年;
珍惜好日子,切莫骂饭碗。
迈步新时代,建功立大业 ;
快圆中国梦,捷报慰先贤!
西部都市网报道了这次同学聚会,《祝福老同学》诗作广受好评,那是我辈人刻骨铭心的感悟心声和期盼!
五味杂陈老三届,褒贬荣辱灾虹雪。
血泪汗浇改革花,唯盼国强民安泰。
【作者张宝贵,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斗门中学初68级学生。陕西省西安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柳青文化研究会理事、陕西省社区文化促进会顾问、原陕西省县市报协会主席、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政协原秘书长。运用毛泽东哲学思想采写新闻搞社科研究40年,100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等全国省市新闻奖、社科奖、150多项宣传研究建言成果写入中央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