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有关知青上山下乡的不实之词
近些年来,中国互联网上关于知青上山下乡的各种帖子多了起来。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一个假冒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谈上山下乡的帖子在网上大行其道。某些人以为不拉出个大名人不足以服众。但他们犯了造假的大忌,皮可造假,内容焉能不假?依靠一点点小聪明,对历史事实进行随意裁剪拼贴,行歪曲颠倒之能事,可否经得起小民弹指一拨。
不实之词之一:“因为上山下乡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所以应该彻底否定”
对这一论调,让我们引用2016年5月17号人民日报文章《以史为鉴是为了更好前进》作为回答。该文指出:“《历史决议》把文化大革命时期同作为政治运动的文化大革命区别开来,把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与实践同这十年的整个历史区分开来,有力回击了借否定文化大革命来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观点。”
不实之词之二:“四个不满意是党中央对上山下乡的政治结论”
四个不满意是李先念同志在1978年针对当时的问题讲的,不代表党中央对整个上山下乡的评价。1978年10月9日李先念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原文是:“对过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做个结论,把成绩肯定下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事实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四不满意’是我讲的。”
那么对上山下乡,中共中央有没有政治结论呢?是有的。1978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等重量级人物全都参加了会议),会议的议题是讨论中共中央正式文件《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会议纪要》。经过充分讨论,政治局集体一致通过这一纪要,纪要的一开篇,就对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做出了全面公正的历史评价。原文如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毛主席、党中央号召的,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占主导地位的,成绩是主要的,是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联系在一起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全国1700多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在农村‘三大革命’斗争中,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觉悟,做出了贡献。”这是在文革结束两年后,1978年12月全国知青工作会议上,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作出的评价。1978年之后,再也没有开过全国知青会议,党也没有去推翻这个结论,这个结论至今有效。
不实之词之三:“文革时期一代人统统下乡了”
据国务院知青办的统计数字1966-1972年城镇中学毕业生为1709万人,上山下乡的人数为715万人,留城、进基层和工厂的是994万人。没有下乡的比下乡的多出279万人,是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