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根:当代中国青少年已走进心灵沙漠

2023-10-22 754 2
作者: 水根 来源: 红歌会网

  根据本人最近二十多年亲身经历和仔细观察发现: 中国当代青少年已非常不幸地走进心灵沙漠和精神荒原地带。按最保守估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青少年具有相当程度的心理问题(百分之二十严重,百分之七十中度)。这绝非耸人听闻或空穴来风。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青少年不断上升的校园霸凌、发疯自虐、自杀杀人、严重恶习、损人利已或损人不利己、蓄意破坏的百分率,以及日益低龄化的违法犯罪趋势,铺天盖地的新闻和触目惊心的事实,都在支持我的数据和观点。

  那么从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当代中国青少年中学生已走进心灵沙漠和精神荒原地带?

  一,中国当代青少年大多已过度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新世纪千年以来,不断普及的电视、电脑,尤其是四通八达、包罗万象的互联网同非常便捷的智能手机联姻,把中学生带入一个个奇异魔幻、光怪陆离而又支离破碎、浅显表象的虚拟世界。网游、网购、网聊、网恋、网交友、网上听音乐看电视和短视频、网播、网赏、网课、网棋牌等,时时处处,低头竖耳,目不转睛,手指如飞,娱乐至死,全身心浸透。吃饭、走路、睡觉、独坐、静立等,只要有瞬间机会,都不忘开机刷屏,废寝忘食、乐此不疲、日复一日、深得其味。一旦离开这些屏幕,尤其是离开手机,他们就感到失落焦虑、茫然无措,坐立不安、无所适从、寝食难安,患上手机缺乏综合心理症。手机网络娱乐活动不但损伤了孩子们身体,而且摧残了他们的精神。头昏脑胀、恶心作呕、眼涩唇焦,近视弱视,颈椎坐骨神经疼痛、脸色苍白、腰酸背痛、四肢无力、肠胃不舒、厌食失眠、心烦气躁、记忆力衰退、注意力分散、创造力想象力贫乏,思维肤浅化、碎片化、无序化,情绪低沉、精神萎靡、厌学厌动、厌说话交流。我千万次亲眼目睹: 当今青少年中学生们,不论男女、成绩优劣、性格乖逆,都是一有空就坐在电视电脑前,主要是拿着智能手机,津津有味的玩耍,难离难舍、亲若爹娘。不光是为了娱乐,有些孩子还指望依靠玩手机赚钱买衣服,真是异想天开、可悲可笑!

  二、当代青少年基本不干体力活,比如家务、田间家庭农活、手工活、工业活等,尤其不可能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了。在广大农村,分田单干拆散了集体农业,农村和郊区的盲目城镇化又毁掉了大量耕地,去农业化打工潮导致荒田与减季,老少留守家乡、隔代抚养导致过度溺爱小孩。在城市,私有化工商企业改革摧残了公有制工厂、工地、商店。城乡上述惊天动地系列巨变,造成中国广大青少年无活可干、不愿干体力活的社会局面。然而劳动教育是每个人健康成长的必修课和必经之路,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劳动实践对于青少年们来说,是培养高尚情操、锻炼劳动能力、塑造坚强意志、调节精神、强体健脑的一种最佳方式。没有哪个人不经过体力生产劳动就能轻易成材的,好逸恶劳、不劳而获者是社会寄生虫。然而现在,学校除了每天或每周轮流打扫卫生这种非生产性、非创造性的轻便体力劳动,已经没有任何其他体力活可干了。学校没有自己的农场、工场或工厂,或只有少许做做样子、应付检查的所谓劳动基地。而在光耀千古的毛泽东时代,学生必须经常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要么在属于学校的工厂、农田里干活,要么去支工支农。那时的孩子吃苦耐劳、精神焕发、斗志昂扬。

查看余下6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本文说的东西肯定是存在,至于是怎么样的存在,估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本人对中国的教育,中国之外的教育,还是关注的,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教育,让我感到害怕!
0条回复
谁来拯救我们的孩子?这个 这个问题提的好,提的尖锐,而且不只是孩子,孩子的家长呢?同样心灵陷进了沙漠。整个世道把人们的灵魂引偏了, 引进了自私自利的泥坑,唯利是图,任由资本势力泛滥,腐败横行,这个民族还有希望吗?当然我们绝不悲观,我们坚信,只有毛泽东思想能够救中国!我们必须行动起来!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