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有关货币的几个问题——答万鹏飞


  万鹏飞《在货币问题上的一些看法》(以下简称《看法》)一文说:“其实货币就是工具的作用,没有任何的神秘性,简直是再简单不过了。”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货币不是工具,而是一种生产关系。

  一,有关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

  《看法》说:“迎春老师说:‘而生产关系的理论,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是(人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其他。”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恩选集》第四卷 第219页) 哲学的基本概念是存在和意识;而历史唯物主义回答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方面的运用,它的基本概念则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正像雇佣劳动经济制度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决定着其他的社会关系必然是“赤裸裸的现金交易”官员腐败、黄、毒、赌蔓延,长官意志改变不了。因此,说生产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没有错!

  二,货币不是工具,而是一种生产关系

  《看法》说:“并不是说货币(奇特的社会属性的自然物:金银)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 “货币就是用来衡量财富以及方便买卖之类的工具作用。”

  货币是一种生产关系,是商品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是人们主观制造的工具。

  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发展不断变化。在原始公社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根本没有剩余产品,因此也不存在商品交换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开始出现剩余产品,出现了商品交易;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出现了货币,即一般等价物与贵金属的结合,金(银)独占了一般等价物的地位。所以,马克思说:“作为价值尺度并因而以自身或通过代表作为流通手段来执行职能的商品,是货币。”“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资本论》第一卷 第149、107页)

  《资本论》第一章第3,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讲价值形式的发展变化,实际上是商品经济发展历史的一种抽象,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态。

  《看法》说:“生产关系是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在商品社会(资本主义时代),人和人的关系(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是通过生产资料、商品的占有来体现”。这种说法不准确。

  商品货币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生产关系中的一种,不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货币是商品交换关系;货币只有转化为资本,才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货币是一种生产关系,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是一种客观存在,不是人们主观制造的工具。说货币是一种工具,是错误的理论,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货币是客观形成的生产关系,因此不能“发行”,也没有什么发行权。国家银行发行的是纸币,而不是货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作为法定流通手段的货币符号。”(《政治经济学词典》上 第399页)纸币是货币符号,而不是货币。

  三,有益的探讨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说:“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所以本书第一章,特别是分析商品的部分,是最难理解的。”“以货币形式为其完成形态的价值形式,是极无内容和及其简单的。然而,两千多年来人类智慧在这方面进行探讨的努力,并未得到什么结果。”(《资本论》第一卷 第7页)在《资本论》中还专门有一小节: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可见,人们对于货币出现各种各样的争论十分正常。应该大力提倡学习《资本论》,开展有关问题的大讨论,掀起一个学习马列毛主义的热潮。但是,作为主管货币的领导机关、经济学界,就必须搞清楚货币的本质,不能出现什么“发行”货币?甚至于“发行”“数字货币”?那将成为天大的笑话!

  附录:

  在货币问题上的一些看法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万鹏飞

  看了吴铭老师和迎春老师有关货币的一些争论,作为一个门外汉的我,看出了不少的问题。我之前不懂经济方面的东西,还是在两年多以前看到吴铭老师的文章,当时眼前一亮,很是激动,终于找到了可以在经济方面为我之师者。这一两年看吴铭老师的文章学到了不少的经济知识,还好没收学费(偷笑)。列宁两次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称赞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天才,在这里我也学一学列宁称赞一次吴铭。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第三章有一句话说:“金融资本就是由银行家支配而由工业家运用的资本。(列宁指出这个定义忽略了垄断的形成)”吴铭提出的系列经济观点如货币发行权、定价权、结算权、不与生产挂钩的货币是假币、货币发行权是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等是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续集,向我们揭示了新型的(美)帝国主义。

  迎春老师在乌有之乡发文说:“我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既不是主流媒体所说的'媒介论',也不是所谓的'工具论',而是认为货币是一种生产关系。” 又引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的论述:“金银作为货币代表一种社会生产关系,不过采取了一种具有奇特的社会属性的自然物的形式。(《资本论》第一卷,第99页)”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资本论》第一卷,第107页)“以货币形式为其完成形态价值形式,是极无内容和极其简单的。………因此,除了价值形式那一部分外,不能说这本书难懂。”(《资本论》第一卷,第7页)“金能够作为货币与其他商品相对立,只是因为它早就作为商品与它们对立……一当它在商品世界的价值表现中独占了这个地位,它就成为了货币商品。“(《资本论》第一卷,第86页)

  我这个人不懂得委婉的说话,我认为迎春老师没有看懂《资本论》。《资本论》的前身《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有一句话:“读者如果真想跟着我走,就要下定决心,从个别上升到一般。”迎春老师钻研马克思主义较深,必定是读到过这句话。那么怎么从个别上升到一般?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先讲商品,再讲货币。又在讲商品之前,先讲这个东西的是用来干嘛的,苹果是用来吃的,衣服是用来穿的,这是“个别“,哲学上叫作(思维和存在的)对立性。后面讲这些东西经过了人的劳动后变成劳动产品,苹果、衣服统统成为了市场上的商品,这是”一般“,哲学上叫作(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因为商品是属于概念性的,其物质性的是苹果和衣服。越往后发展,金银脱颖而出,成为了通用货币,可以说就是工具,用来买卖的工具,就像现在的人民币和银行卡微信支付宝一样。到这里,迎春老师可能要把“金银作为货币代表一种社会生产关系,不过采取了一种具有奇特的社会属性的自然物的形式。”给搬出来,看,马克思都这么说了,你难道还比马克思正确?问题出在迎春老师的身上,因为迎春老师是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去研究马克思主义,而没有去思考。即使是死记硬背的方式,那也应该看到这句话所在章节的前面就有一句话极其相悖的话:但是,正是商品世界的这个完成的形式……货币形式,用物的形式掩盖了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以及私人劳动者的社会关系,而不是把它们揭示出来。

  哦豁,这似乎有点难搞啊,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不知道迎春老师是怎么思考的,顾不了那么多了。谁提出来的谁解决:在商品社会(资本主义时代),人和人的关系(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是通过生产资料、商品的占有来体现,具体的表现方式就是靠当时的通用货币金银的多少,所以才说金银代表了社会生产关系,并不是说货币(奇特的社会属性的自然物:金银)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怕什么就来什么,马克思正是怕出现迎春老师似的错误,才说货币(用物的形式:金银)掩盖了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以及私人劳动者的社会关系。其实货币就是工具的作用,没有任何的神秘性,简直是再简单不过了。

  迎春老师说:“作为货币,没有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也没有社会主义国家的货币。货币就是金银,是与金银这种自然物结合的一般等价物。” 在这里,迎春老师根本就没明白货币和金银的关系。每个国家都有货币,无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货币就是用来衡量财富以及方便买卖之类的工具作用。并且逻辑也有问题,既然说“货币就是金银”,这是同一性,后面又说“是与金银这种自然物结合的一般等价物”,这是对立性(因为不同的东西才能谈“结合”),既然都是同一的了,一样的了,那还怎么对立?自己和自己对立起来?而货币可以有很多种,例如粮票、肉票、军票、边区票也可以是货币的一种,金银只不过是脱颖而出的奇特的社会属性的自然物而已,再细致一点就是一金苹果值多少克黄金,一件衣服值多少克黄金。

  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不要合二为一的看待问题,货币和货币发行权(具有阶级性)不是一回事。用肉体和灵魂来比喻的话,货币是肉体,货币发行权是灵魂,货币可见,灵魂不可见。光有货币,却忽略货币发行权就是空有肉体的僵尸,光有货币发行权没有货币就是空有肉体的孤魂野鬼,都是没有行动力的,势必造成危机。货币好理解,如前面所讲就是工具作用,而货币发行权则是运用工具为我们办事。吴铭讲的发行对象、发行时机、发行领域、发行数量、货币回收等就是在运用工具给我们办事,办起事来有条不紊。

  张迎春老师说:“而生产关系的理论,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是(人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其他。

  从哲学来说,唯物主义的哲学用语是思维和存在的对立性,对立性也叫做不变性(物质不依赖意识而存在意识之外,具有绝对意义),因不变性而具有唯一性,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就占据着这个唯一。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5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