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矛盾论》——用对立统一的眼光看事物的发展
《矛盾论》是毛主席关于认识事物基本规律的又一奠基性哲学著作,与《实践论》珠联璧合,都是论述认识事物基本规律的哲学著作。《实践论》是从人的角度说明人要怎样认识客观事物;《矛盾论》是从物的角度说明事物具有怎样的可知性,应该怎样认识客观事物。毛主席的这两篇理论著作是对他之前社会革命实践的总结,也深刻影响和指导了他之后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他的许多著作和具体实践都运用和深刻反映了《实践论》和《矛盾论》的思想。
《矛盾论》从六个方面对矛盾进行阐述,得出一个结论。这六个方面分别是: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这六个方面的内容阐明了四个问题。“两种宇宙观”阐明矛盾论的基础是唯物辩证法,承认唯物辩证法才能理解矛盾法则并用矛盾法则研究和解决问题;形而上学和唯心论者不能理解矛盾法则。以事实为例,说明客观世界的变化规律证明了唯物辩证法才是科学正确的认识论。“矛盾的普遍性”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阐明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空间维度)和事物发展的一切阶段中(时间维度)。“矛盾的特殊性”和“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都是为了阐明矛盾的特殊性,阐述的是一个问题。“矛盾的特殊性”主要阐明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相互区别的主要原因,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要认识矛盾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的特殊性等问题。“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阐明决定一个事物虽有多个矛盾,但其变化由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决定。“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和“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阐明矛盾以怎样的状态存在于事物中并对事物产生作用,以及矛盾的对抗性是绝对的而同一性是相对的这样一个真理。
在论述两种宇宙观时,毛主席首先用列宁对发展观点的论述,引出两种宇宙观的话题,说明本文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对宇宙观的论述。
该部分论述了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形而上学和庸俗进化论的产生发展过程。二是形而上学观点的表现和特点,指出形而上学的观点不能正确解释世界。三是唯物辩证法的表现和特点,以及为什么唯物辩证法能够正确解释世界。四是唯物辩证法的产生发展过程。五是产生辩证法的重要意义。
世界上普遍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宇宙观,一种是形而上学(玄学)的宇宙观,一种是辩证唯物论的宇宙观。两种宇宙观的根本分歧是对事物发展变化形式的认识不同。形而上学者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数量增加和减少,是重复;辩证唯物论者认为事物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反应,是事物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数量和质量均发生变化,尤其体现在质量变化方面。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