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光伟:资本恶的历史二重性命题研究系列之三


  《资本论》之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著作

  唯物史观既然针对的是人类生产的阶级区间,就必须确立共同体(O)-劳动(L)的道名统一关系,建立对象思维学意义的阶级统治分析。然则,必须从中区分两种截然不同的典型统治类型:封建统治和资本统治;一者建立基于具体威权性的人的强制性(礼治),一者建立基于抽象平等性的法的强制性(法治)。执行阶级之读的结果是统一了商品作为经济之母的生产中介功能,建立O-W(共同体-商品)的恰当理解式,作为经济的社会形态统一对象规定的内涵表达。其统一的逻辑形态构成如下:

a5312c4201715b1f45a5d84df433b541.jpg

  O-W:O(身份)+ W(财产)

  [统治形式的由合一而不二,即统治的一般逻辑]

  O(L)-W(L):O(L)+ W(L)

  [统治方式的由合一而不二,即统治的特殊逻辑]

  根据上式,阶级的历史统治系统由“O-W-O”(表征“有性化的强制统治”)与“G-W-G”(表征“无性化的抽象统治”)联合而成:一者执行身份生殖,一者执行价值繁殖。从形式上看,货币共同体完成了对于人类共同体本身的瓦解,其实,这只是统治内容的转移;瓦解的是既有的统治形式和统治方式,统治关系和统治内容——无论礼制抑或法制——则是恒常不变的,并且就统治内涵而论,作为身份统治的“O-W-O”必然是货币统治即“G-W-G”的前提。是以所谓封建生产方式,不过为官僚身份(宗法统治的象征即官者)主持下的封建生产即“O(L)”;所谓资本生产方式,则是货币身份(算法统治的象征即资者)主持下的商品生产即“W(L)”。无论封建生产抑或商品生产,劳者(主体格)作为被统治的阶级规定所面对的身份强制是近似相同的,是统治功能互补的一个历史整体。即是说,购产销是隶属于封产建的财产运动形式,而为了说明完整规定的生产,必须从剥削史对象的整体主义出发,沿着阶级关系路径理解并界定统治形式的历史分立,说明统治方式的总体共相与殊相关系(图1)。

bc49d8e0c10a3eab1aae276ed37b8d4d.jpg

  结构之建来自于统治之建。以《资本论》谋篇布局的“商品起点规定”为例,它的展开方式即是:统治之建→结构之建;是以如上所论,商品两因素之说同时为有关“商品形式之构成”的解析(事的科学),体现唯物史观(WW)的“元”(生产史观ww)、“亨”(阶级史观JJ)、“利”(经济史观jj)、“贞”(思想史观WW′)。

  商品章的内在结构奠基于此,是为统治结构原理之阐说。而所谓“统治之建”,就扼要的方面而论,如图1左图所示(图1右图系为图1左图的结构形式)即围绕阶级生产方式的“一封三建”。由产而封,谓为“封”,指示阶级生产关系的统治类型的确立;由封而建,谓为“建”,指示阶级统治关系的结构类型的继而确立。具体而言,“建一”实现对阶级生产原理的总说——阶级剥削关系的历史如何可能(ww-JJ),指示“剥削即统治”的阶级工作规定;在此基础上,“建二”说明阶级统治形式的道路形成原理即阶级原理对统治原理的落实,至于经济统治原理(JJ-jj),则指示以经济的方式实现历史最大剥削效果;“建三”沿着思想史观形成路径(WW-WW′),深入说明统治关系“由客观而主观”社会的、系统的全面实现(落实“如何统治=如何剥削”)。

查看余下8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