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光伟:资本恶的历史二重性命题研究系列之五


  【按语】资本的本质是分裂、对抗和战争。本文是“《资本论》与主体革命论——从党的二十大报告看唯物辩证法的工作谱系”(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23(01))的同类题材创作。关于“《资本论》为什么不是现象学”,相关主体逻辑的文章“主体逻辑与资本逻辑”“主体逻辑、算法统治与资本命名”亦有所介绍。公知精英们提出“私有制是文明社会的定海神针论”,抨击公有制才是人类社会之恶。究竟什么是资本恶呢?阶级恶与统治恶的规定合成也。革命辩证法坚持否定的辩证法与扬弃的辩证法的有机统一。资本工作者一味地将生产关系唯心主义化,人为制造了从主观意识出发的唯心主义的生产关系现象学理论。其在给认识带来混乱的同时,也产生语言霸权。由此,走出霸权的出路在于坚持由矛盾的方法论实现向矛盾的世界观的羽化。

  《资本恶》第五部分

  革命辩证法坚持否定的辩证法与扬弃的辩证法的有机统一。扬弃的辩证法始源规定是“无、有、玄”,它的特征是以玄名为范畴的规定(因玄命名) ⑭。

  【注释:在老子看来,相比概念,范畴在意义上混沌而不分。所谓玄之又玄,正是识道的不二门径——众妙之门;其不便识之,唯能象之。故玄者,取幽昧不可测知之意。】

  经由黑格尔的“正、反、合”(即主体知识论的“道路-系统”叙述法)中介,马克思成功获得它的全体意义:道路、系统、范畴。这是沿着历史和逻辑的一致性路径,在黑格尔以合(正和反的统一)为名基础上所进行的范畴改造。

  依据这一观察视角,在A-B阶段,肯定和否定仅仅作为矛盾关系的双方被提示出来;在I-II阶段,伴随系统和它的道路母体的分立,肯定和否定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规定:质和量,因而矛盾的构造不是一种纯解释,而是生成的境界。从使用价值(质)和价值(量)的相互关系来看,言扬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其间已经包含否定辩证法的规定性,使用价值与价值在质和量之间发生的系统矛盾只是否定辩证法的矛盾本身的呈现。

  正是误解乃至根本忽略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里所包含的主体行动的革命意图,导致鲍德里亚同样以资产阶级的知识论解读马克思,产生镜像之物的认识迷雾。它抵挡不了符码操持和物象操纵,盖因“劳动力不是一种力,而是一个定义,一个公理,它在劳动过程中的‘真实’操作,它的‘使用价值’只不过是这个定义在代码操作中的重叠。正是符号层面上,而从来不是能量层面上,存在着基本的暴力”[2]9-14。

  在这个方面,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资本之读必然是逆向运动的,即如同鲍德里亚指出的,其极力掩盖剥削是针对于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效能发挥。要而言之,资产者的资本理论执行经济现象之读,推进理论废墟之路,持有现象主义的经济解释观。

查看余下7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