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军节不忘毛主席:他挽救人民军队的八个瞬间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上、游击战争“十六字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四渡赤水、七律-长征、最可爱的人,提到这些耳熟能详的话语,我们总是会自然而然的想到一个人:毛主席!
从工农革命军、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人民志愿军到人民子弟兵,每一步的前进、发展、壮大,每一次的转危为安,都离不开一个身影:毛主席!
一、秋收起义——“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一九二七年九月九日,毛主席领导了著名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从此走上了领导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军事生涯。秋收起义的发动由此揭开了中国革命斗争由城市转向农村,进行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而这一切的顺利实现,是和毛主席在秋收起义中的几次关键抉择所分不开的。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起义的首要问题,但是当时在这个问题上,党内很多人却和毛泽东的想法不同。有人发问“不打国民党的旗号,那我们怎么办?”毛泽东斩钉截铁地说:“我们要举起自己的旗帜,只有共产党的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才能号召群众。”
事实证明,正是毛主席所主张的高高举起中国共产党的旗号和这些正确的起义纲领,对吸引号召群众起来参加革命起了关键的作用,也正由于此,才有了中国革命日后“唤起工农千百万”的壮举。
量力而行搞暴动!秋收起义,当时中共中央的最初设想是在湖南湘中、湘南等多处发动,力争通过暴动控制湖南全省。毛主席根据敌我力量的变化,及时调整暴动目标,面对质疑,毛泽东从容地回答说:“我们搞暴动必须从实际形势出发,要量力而行。”
在毛泽东的一再坚持下,新的暴动计划最终没有被动摇,秋收起义最终以长沙为中心发动起来。事实上,如果当时没有毛泽东的这一关键决策和坚持,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背景下,贸然举行全省暴动,将会招致更大损失,后果不堪设想。
一定要非常重视军事!领导起义,夺取政权,必须以一定的武装力量为基础。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毛泽东是比较早的注意到军事工作的重要性的领导人。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文家市转兵!在秋收起义的原定计划严重受挫的严峻形势下,起义军何去何从?文家市转兵,实现了从进攻大城市到向农村进军的转变,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历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二、井冈山——风雷动,旌旗奋
井冈山的道路,是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看起来非常地简单,非常地清晰,可在当时,除了毛泽东,没人了解她的真谛,没人知道她的意义。
六段以前,字里行间都是“毛泽东”,为何不是“毛泽东同志”、“毛委员”、“毛主席”呢?六段以后使用“毛主席”的描述多了,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