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青麦和粮食安全背后:农民的利益谁在乎?

2022-05-13
作者: 红雨 来源: 红歌会网

  从五一假期开始,我就在各种社交平台上看到有人转发大量青小麦被收割的视频。我的家乡是粮食主产区之一,看到这么多青小麦被收割,也纳闷儿起来,怎么还有这种事?

  后来仔细看了报道才知道,青麦大多是用来做青贮饲料的,而种小麦的农民,则可以获得 1500 元的收入。随着大家的广泛关注,河南的农业厅已经发文叫停了一切毁麦的行为。

  在俄乌战争的背景下,国际粮价一直在上涨,看到这么多没有成熟的小麦被收割,不少人在自媒体上发出关于粮食安全的担忧和警告。

  首先,我支持这些看到视频的人能够联想到粮食安全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粮食自给率并没有达到100%,只有70%到80%,还有很大一部分粮食需要进口。粮袋子自然是紧紧抓在自己的手里才能令人放心,尤其是俄乌战争给我们提了一个大醒。虽然我们现在已经不用再为温饱问题发愁,但保障最基本的粮食底线却始终不能掉以轻心。

  况且,已经有很多人指出,用小麦做青贮饲料其实是不常见的,更常见的是用玉米做青贮饲料。一亩玉米的生物量,远远超过一亩小麦,青贮玉米的营养比青贮小麦的营养高许多。更关键的是,养殖企业收购一亩青贮玉米的价格一般在 1200 元到 1300 元。现在的小麦才刚开始灌浆,没有多少营养,一亩小麦的生物量也就一吨多,1500 元买一吨草,成本太高了,根本不符合市场规律。

  不过我们也看到,有些河南企业说是去年受洪灾影响,青贮玉米没收够,现在只能用青贮小麦来应急了。这或许说得通,但量应该不大,不至于社交平台上到处都是收割青麦的视频。

  所以,很多人开始担心是不是有一股势力企图扰乱我国的粮食安全生产。或许这个担心还为时过早,毕竟收割的这点儿小麦比起18亿亩红线来还差得远,而且我国的粮食储备其实很充足。

  但是,我们万万不可忽略这个担忧!

  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儿非常重要,正如蒋高明老师说的——当粮食危机来临时,钞票是不能吃的!

  其次,我在收购青麦和粮食安全背后,看到更多的是——农民的苦。

  1500元一亩青苗收割,是你你卖不卖?是我的话,我肯定卖。既不用再给它花钱浇水了,也不用付收割时的机器费用,还不用担心秸秆还田的问题,现在到手的1500块钱还比等它成熟了之后亩产1000斤左右收获1200元到1300元要多几百块钱。

  说到底,中国的农民还是太苦了。

  我小时候还不知道为什么农民种粮食自己收自己吃还要国家给补贴呢?后来我就知道了,尤其是种粮食,一年到头到底能挣几个钱?

  比如,在我的家乡,机械化已经比较普遍,人均一亩地多一点,一家四口有四五亩地,从买种子到耕地、撒化肥、浇水、打药、收割,全部已经商业化,也就是说每一个步骤都需要钱。好的话,小麦亩产量1000斤左右,收购价基本稳定在一块多。玉米亩产1200斤左右,收购价稍微不稳定一些,高的话一块多,低的时候只有几毛钱一斤。一年下来,不算成本,到手的钱总也不会超过一万块。实际上,这样的亩产和收购价已经比很多地方的平均值都要高了。

  就算说高点,一万块,又哪里够一家四口一年的开支啊?再减去成本和劳动力,种粮食根本就是在做赔钱买卖。

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大部分农民不得不进城去做农民工,农村的大量土地抛荒。或者将家乡的土地用很低的价格租给种田大户,一小部分农民给大户打临时工。这样的无奈和心酸,就发生在大多数善良而淳朴的中国农民身上。

  我的家乡算是自然条件比较好的地方,水好土好,是大平原,也是粮食主产区之一,按理说情况应该不会太糟。即便如此,家乡的很多农民早在20年前就已经抛弃了农民的单一身份,大多数人是一边打工,一边种地,农忙的时候集中回来种地。而在几十公里外的山区,本可以一年两季的粮食变成一年一季,还有一些梯田虽然在六七十年代就已经修得很好了,却再也没有人在上面种田了。

  图片来自网络

  看似这个话题和青贮小麦被收割有点遥远,却也是紧密相关,我们的农村和农民问题何时能够彻底解决,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粮食安全问题了。这次,青贮小麦的事情被叫停,我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把责任扣到那些无辜的农民身上,如果要追究,也应该是收购企业的问题,包括其背后到底有没有其他势力作祟?

  【文/红雨,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9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