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雪峰:谁来当村干部?
一、
2024年7月全国人大到Z省征求《村委会组织法》(修正草案)意见,Z省省委社工部在汇报中讲到,Z省共有2万个村委会,目前村级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有:干部干、群众看;村干部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强;村干部难选育;村支书待遇5-6万元/年,副职为村支书的70-80%,吸引力不强;村干部社保不健全,有后顾之忧。接下来两位全国人大代表的村支书都讲了村干部待遇差,没有人愿当村干部;其中一个村支书讲,现在大城市的社区书记年薪已有十几万元,村干部也应向社区看齐;另一位村支书讲,现在规定超过55周岁就不允许连任(因为一届五年,连任就会超过60岁还当村干部),在55岁-60岁之间就既没有工资,也没有社保,这叫村干部怎么活。Z省省委组织部在汇报中讲,应当将村干部待遇与村集体经济收入挂钩,村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应当允许用集体经济收入奖励村干部,并用村集体经济收入缴纳公积金,以为村干部提供退休后的保障。Z省省社工部在汇报中还说,Z省已做到99%村支书与村委会主任一肩挑。
二、
这几年在中西部农村调研发现,村干部已普遍年轻化了,因为之前的老式村干部不懂电脑,也不适应上级高要求的报表与留痕要求。年轻村干部主要有因为生育原因而待在家的育龄妇女,再就是大学毕业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或大学生村官,这些年轻人加入到村干部队伍中,做文字报表材料,应付上级,还是恰恰好的。
村干部当然不能只是填报表和留痕,还要接触群众,做群众工作,因此就还有老式村干部继续留任。只不过在上级越来越大压力下面,老式村干部越来越难以适应形势要求,越来越被淘汰出去了。
乡镇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因此就是为村一级选好配强村干部,尤其是找到合适的村支书人选,并将其推选到村支书任上去。
合适的村支书人选不好找,因为村庄绝大多数有能力的青壮年农民都进城去了,实际上,村庄往往是几乎所有青壮年(无论有没有能力)劳动力都进城去了,且只有进城去历练过,在市场上打拼且成功了,才是乡镇眼中合适的村支书人选。
让在城市打拼并成功的村民回村做后备干部,当村干部,或者当村支书,他们不能只靠情怀而必须要有利益保障。显然,当前村干部报酬(已经比过去高了很多,比如湖北省村支书每月可以拿到手4000元,河南为2000元左右)肯定要比在城市平均工资要低,何况乡镇所看中的村干部备选人选往往是进城的成功人士,甚至是在城市办有产业的人士。乡镇要吸引成功人士回村当村干部,就一定要有更多的承诺:设立村干部尤其是年轻村支书特殊的晋升公务员的渠道;为村干部提供社会保障,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提高村干部的报酬,让村干部可以拿到不低于外出务工平均工资的报酬;允许村干部用发展集体经济所获利润发放奖励;以及默许村干部将村集体项目包给挖机关系户,这个关系户众所周知是村支书的白手套。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