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黄马褂”朋友
从业人数早已超过千万的外卖骑手,他们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他们的辛勤付出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他们属于工人阶级吗?如果是,他们的主人公地位是否还被社会承认?如果不是,他们又属于哪个阶级?
写完上述文字,突然感觉这个话题好大。资本与数字技术的苟合、不但颠覆了传统的剥削与被剥削的阶层界限,更让旧时的“牛马”体会到了通过自己透支身体的极限、换来可以让自己和家人过上体面生活的美好愿景。殊不知数字时代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它会让你像永动机一样一直快速的运转,停下脚步就意味着被淘汰,甚至让你以往的付出归零。比如还不起房贷房子就会被法拍,就会让你血本无归。
十年前,我的小超市注册了美团和饿了么两家外卖平台的账号,从此与外卖骑手“黄马褂”结下了“不解之缘”。对外卖平台、外卖商家和骑手之间的关系和博弈,网上相关的报道和剖析很多,在此不再赘述。
谈几个我认识多年、比较熟悉,我认为具有典型代表的几个“黄马褂”朋友的经历和现状吧。
王某军,一个来自甘肃贫困山区的农民骑手,刚认识他的时候到我店里取单、经常会在我店里买上一包最便宜的烟和最便宜的瓶装水,刚开始我会给他开玩笑,这么辛苦的对自己好一点,买个好些的烟、喝瓶有些能量的饮料,我这句不经意的玩笑、让他苦涩的向我连连摇头,老哥呀、我哪有那个条件,一包5块钱的烟我都抽不起,不是急着跑单,我连这瓶1块钱的瓶装水我都不会买的,供应两个大学生,压力大呀!
七八年前的这个交流我印象深刻,因为当时我觉得他比我看起来要面老,但问起他的年龄他才是73年的,我比他大好几岁呢。随后几年经常到我店里接单,也会偶尔开个玩笑简单聊几句。
就在几个月前,有一天凌晨他到我店里来,我看他疲惫不堪的样子就问他、最近还好吧?感觉有一阵子没见了,这会怎么有时间到我店里来又没接单,他说老哥、过来和你聊两句,顺便买几包烟。我边给他搬凳子边和他开玩笑说、你这一天火急火燎的送单子哪有时间和我聊呀?他长长的叹了口气说、老哥,感觉我活不了了。
看着他特别憔悴的样子我心头一紧,表面不露声色的说老兄弟、没发烧说胡话呢?他的头一扭,感觉带着哭腔的说,他们把我逼的感觉没法活了,我说谁逼你呀?儿子呗,两个儿子呗,还有老婆整天骂我没本事挣不上钱,我一天跑十六七个小时,牛肉面不舍得吃一天啃大饼,挣的钱每个月都给他们转走,这不还逼着我让我给他们贷款,老大急着结婚,我给他付了首付这还要逼着让我给他买车,老二逼着让我给他交首付要买房,一个在成都、一个在广州,都是交了女朋友。老哥,我就这点能力,我就这把老骨头,一个月平台扣、送餐慢了客户给差评,家里人又这么逼我,我他妈的还不如死了一了百了!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